4O0SQsEJKGW作者:欧实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欧实:看美欧“共同价值观”的崩塌/e3pmub6h5/e3pr9baf68月初,美国国务院发布2024年“国别人权报告”,对欧洲盟友人权状况大加批评,称英、法、德三国在过去一年里“人权状况恶化”,尤其是存在严重的限制言论自由和“反犹太主义”问题。欧洲国家对此予以否认。英国政府表示,英国为“在保障公民安全的同时维护自由而感到自豪”;德国政府发言人则称,德国是“稳定的民主国家”,“对言论自由拥有非常广泛的保护”。自本届美国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在价值观问题上对欧洲“盟友”大加指责。今年2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严厉指责欧洲,称其正在远离一些最重要、最根本的价值观,而这是“西方民主面临的来自内部的威胁”。万斯还在接受美电视台采访时称,欧洲“陷入文明自杀的泥潭”。4月,美国国务院网站发表文章称,欧洲发起了一场“针对西方文明本身的侵略行动”,欧洲国家“将政治机构武器化并将其针对自己的人民”,而欧洲民主滑坡已日益影响到美国安全。5月,因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将德国选择党整体确认为“极右翼的组织”,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痛批德国存在“隐性暴政”。美国的无情批评使欧洲十分错愕,引发欧方强烈反弹。在欧洲看来,恰恰是本届美国政府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以及对欧洲内政的干预,才使美欧在意识形态上渐行渐远,并威胁到双方的“共同价值观”。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报告指出,美国对于欧洲来说不再是一个“稳定之锚”,而是变成了必须对冲的风险。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称,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世界观与欧洲截然不同,它不尊重既有规则、伙伴关系和长期建立的信任。法国政界高层人士称,美驻欧外交机构要求欧企遵守美政府中止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DEI)行政令的行为是“对欧洲实施价值观上的治外法权”。英国《金融时报》甚至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已成为西方的敌人”。 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以所谓“自由民主”为核心的价值观成为支撑美欧关系的重要支柱,“价值观同盟”更是谈论跨大西洋关系的政治正确。“共同价值观”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即自由公正选举、保护所有公民的权利和法治。然而,当今西方社会的现实将这一价值观的外衣剥得精光。选举受操纵、腐败行为合法化、极端自由主义严重侵蚀公众利益等现象层出不穷,贫富分化、道德沦丧积重难返,民众对现行体制和价值理念越来越感到幻灭。在2024年“全球大选年”,进行选举的12个西方发达国家执政党的支持率全线下挫,这是现代“民主制”建立以来的首次。今年7月,由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76%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民主“正面临严重威胁”。对此,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民主选举徒有空洞的仪式,已日益沦为一场闹剧。有欧洲学者认为,由于贫富极度分化,西方民主制度已日益成为“寡头宪政秩序”。既然价值观已经变味,且失去其本来意义甚至走向反面,又怎能要求其成为盟友共同坚持的价值观呢?更何况,基督教保守主义、激进的觉醒主义以及排外的民粹主义等五花八门的思潮在大西洋两岸蔓延滋长,国家在意识形态上顾此失彼,民众在价值理念上无所适从,“共同价值观”根本无从谈起。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美欧在安全、贸易和全球治理等问题上的分歧和摩擦之大前所未有。美方以放弃对欧安全保障威胁欧洲大幅增加防务开支、强迫欧洲接受屈辱性贸易协定、在多边合作上奉行“交易式孤立主义”,甚至提出“购买”欧洲领土格陵兰岛。这些行为都使欧洲民众看清了美国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本质,欧洲民意对美国的好感度也显著下滑。英国舆观调查公司(YouGov)不久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11月美国大选前相比,欧洲各国对美好感度大幅下降。其中,英、法、德分别下降12%、14%和20%,丹麦更是下降了28%。作为维系和促进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共同价值观不仅包括思想共识和信念共识,而且也包括认知共识和评价共识。然而,当前美欧在以上方面的共识要么荡然无存,要么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美欧“共同价值观”又还能维系多久呢?(作者是国际问题评论员)175580390578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5581609698811[]{"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8月初,美国国务院发布2024年“国别人权报告”,对欧洲盟友人权状况大加批评,称英、法、德三国在过去一年里“人权状况恶化”,尤其是存在严重的限制言论自由和“反犹太主义”问题。欧洲国家对此予以否认。英国政府表示,英国为“在保障公民安全的同时维护自由而感到自豪”;德国政府发言人则称,德国是“稳定的民主国家”,“对言论自由拥有非常广泛的保护”。自本届美国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在价值观问题上对欧洲“盟友”大加指责。今年2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严厉指责欧洲,称其正在远离一些最重要、最根本的价值观,而这是“西方民主面临的来自内部的威胁”。万斯还在接受美电视台采访时称,欧洲“陷入文明自杀的泥潭”。4月,美国国务院网站发表文章称,欧洲发起了一场“针对西方文明本身的侵略行动”,欧洲国家“将政治机构武器化并将其针对自己的人民”,而欧洲民主滑坡已日益影响到美国安全。5月,因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将德国选择党整体确认为“极右翼的组织”,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痛批德国存在“隐性暴政”。美国的无情批评使欧洲十分错愕,引发欧方强烈反弹。在欧洲看来,恰恰是本届美国政府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以及对欧洲内政的干预,才使美欧在意识形态上渐行渐远,并威胁到双方的“共同价值观”。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报告指出,美国对于欧洲来说不再是一个“稳定之锚”,而是变成了必须对冲的风险。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称,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世界观与欧洲截然不同,它不尊重既有规则、伙伴关系和长期建立的信任。法国政界高层人士称,美驻欧外交机构要求欧企遵守美政府中止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DEI)行政令的行为是“对欧洲实施价值观上的治外法权”。英国《金融时报》甚至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已成为西方的敌人”。 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以所谓“自由民主”为核心的价值观成为支撑美欧关系的重要支柱,“价值观同盟”更是谈论跨大西洋关系的政治正确。“共同价值观”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即自由公正选举、保护所有公民的权利和法治。然而,当今西方社会的现实将这一价值观的外衣剥得精光。选举受操纵、腐败行为合法化、极端自由主义严重侵蚀公众利益等现象层出不穷,贫富分化、道德沦丧积重难返,民众对现行体制和价值理念越来越感到幻灭。在2024年“全球大选年”,进行选举的12个西方发达国家执政党的支持率全线下挫,这是现代“民主制”建立以来的首次。今年7月,由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76%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民主“正面临严重威胁”。对此,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民主选举徒有空洞的仪式,已日益沦为一场闹剧。有欧洲学者认为,由于贫富极度分化,西方民主制度已日益成为“寡头宪政秩序”。既然价值观已经变味,且失去其本来意义甚至走向反面,又怎能要求其成为盟友共同坚持的价值观呢?更何况,基督教保守主义、激进的觉醒主义以及排外的民粹主义等五花八门的思潮在大西洋两岸蔓延滋长,国家在意识形态上顾此失彼,民众在价值理念上无所适从,“共同价值观”根本无从谈起。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美欧在安全、贸易和全球治理等问题上的分歧和摩擦之大前所未有。美方以放弃对欧安全保障威胁欧洲大幅增加防务开支、强迫欧洲接受屈辱性贸易协定、在多边合作上奉行“交易式孤立主义”,甚至提出“购买”欧洲领土格陵兰岛。这些行为都使欧洲民众看清了美国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本质,欧洲民意对美国的好感度也显著下滑。英国舆观调查公司(YouGov)不久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11月美国大选前相比,欧洲各国对美好感度大幅下降。其中,英、法、德分别下降12%、14%和20%,丹麦更是下降了28%。作为维系和促进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共同价值观不仅包括思想共识和信念共识,而且也包括认知共识和评价共识。然而,当前美欧在以上方面的共识要么荡然无存,要么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美欧“共同价值观”又还能维系多久呢?(作者是国际问题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