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0SW5BabBu作者:张蕾 戴俊宇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张蕾、戴俊宇:推动澜湄合作迈入下一个黄金十年/e3pmub6h5/e3pr9baf6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十次外长会近日在昆明成功举行。作为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走过黄金十年。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澜湄国家将继往开来,推动合作迈入提质升级的2.0版新阶段。这不仅是对过往成功经验的延续,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升级,为下一个十年更全面、更深入的互惠合作绘就了清晰蓝图,注入了强劲动能。澜湄合作有力维护了区域和平与稳定。澜湄合作成立以来,中柬、中老、中缅、中泰、中越先后宣布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实现澜湄地区双多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全覆盖。在安全领域,澜湄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发挥地区安全合作平台的主要作用,持续推进“平安澜湄行动”,有力打击跨境电诈、网赌等犯罪,区域安全治理协同性不断增强。澜湄合作建立了成熟的区域合作机制。六国持续巩固“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合作架构,定期召开领导人会、外长会、高官会、工作组会议等各级会议,有效保障了澜湄合作机制的高效运转。 澜湄合作推广了发展导向的合作模式。近年来,澜湄合作紧扣发展成效,推动了农业、跨境经济、减贫等重点领域合作走深走实,真正把“项目为本、务实高效”落实到区域发展中。澜湄六国农业部门落实《澜湄农业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新技术、新模式贯穿农业人才培养、技术交流、贸易往来,农业合作不断深化,为区域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生活注入动力。澜湄合作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域内“硬联通”“软联通”协调推进。中老铁路、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和金港高速公路等项目稳定运营,中泰铁路、中越铁路等项目持续稳步推进。澜湄各国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协议,不断简化贸易流程、缩短通关时间,打造了高效便捷的贸易环境。通过多层面、多主体的协同推进,澜湄区域互联互通体系不断完善,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澜湄合作释放了人文交流活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澜湄合作三大支柱之一,人文交流是澜湄合作的重中之重。澜湄国家不断丰富人文合作形式,打造了澜湄青创赛、澜湄国际电影周等文化交流品牌。2024年3月开始,中泰实施互免签证,中国于同年11月推出“澜湄签证”便利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人员的自由流动,让民众真切感受到合作带来的便利。这些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将六国人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澜湄合作的行稳致远营造了更加浓厚、和谐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基础。 展望未来,澜湄合作更加可期。走过硕果累累的第一个黄金十年,澜湄合作迈入了2.0版的新发展阶段。“澜湄合作2.0版”既是过去十年成果的升华,也是应对未来发展需求的战略升级。它预示着澜湄六国将以更高质量的合作,共同应对区域挑战,分享区域发展红利。它是区域合作路径的优化,更是区域治理理念的深化,澜湄国家将以更高水平的协同与共享,把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打造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金色样板”。(作者分别是云南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云南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助理)175580404679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5581607550411[]{"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十次外长会近日在昆明成功举行。作为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走过黄金十年。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澜湄国家将继往开来,推动合作迈入提质升级的2.0版新阶段。这不仅是对过往成功经验的延续,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升级,为下一个十年更全面、更深入的互惠合作绘就了清晰蓝图,注入了强劲动能。澜湄合作有力维护了区域和平与稳定。澜湄合作成立以来,中柬、中老、中缅、中泰、中越先后宣布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实现澜湄地区双多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全覆盖。在安全领域,澜湄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发挥地区安全合作平台的主要作用,持续推进“平安澜湄行动”,有力打击跨境电诈、网赌等犯罪,区域安全治理协同性不断增强。澜湄合作建立了成熟的区域合作机制。六国持续巩固“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合作架构,定期召开领导人会、外长会、高官会、工作组会议等各级会议,有效保障了澜湄合作机制的高效运转。 澜湄合作推广了发展导向的合作模式。近年来,澜湄合作紧扣发展成效,推动了农业、跨境经济、减贫等重点领域合作走深走实,真正把“项目为本、务实高效”落实到区域发展中。澜湄六国农业部门落实《澜湄农业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新技术、新模式贯穿农业人才培养、技术交流、贸易往来,农业合作不断深化,为区域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生活注入动力。澜湄合作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域内“硬联通”“软联通”协调推进。中老铁路、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和金港高速公路等项目稳定运营,中泰铁路、中越铁路等项目持续稳步推进。澜湄各国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协议,不断简化贸易流程、缩短通关时间,打造了高效便捷的贸易环境。通过多层面、多主体的协同推进,澜湄区域互联互通体系不断完善,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澜湄合作释放了人文交流活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澜湄合作三大支柱之一,人文交流是澜湄合作的重中之重。澜湄国家不断丰富人文合作形式,打造了澜湄青创赛、澜湄国际电影周等文化交流品牌。2024年3月开始,中泰实施互免签证,中国于同年11月推出“澜湄签证”便利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人员的自由流动,让民众真切感受到合作带来的便利。这些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将六国人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澜湄合作的行稳致远营造了更加浓厚、和谐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基础。 展望未来,澜湄合作更加可期。走过硕果累累的第一个黄金十年,澜湄合作迈入了2.0版的新发展阶段。“澜湄合作2.0版”既是过去十年成果的升华,也是应对未来发展需求的战略升级。它预示着澜湄六国将以更高质量的合作,共同应对区域挑战,分享区域发展红利。它是区域合作路径的优化,更是区域治理理念的深化,澜湄国家将以更高水平的协同与共享,把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打造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金色样板”。(作者分别是云南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云南大学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