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8lbVUEefX作者:李超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李超:蒙古国“向西看”提速,凸显上合吸引力/e3pmub6h5/e3pr9baf6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应邀出席在天津举行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自2004年成为首个获得上合组织观察员地位的国家以来,蒙古国是否正式加入上合组织,一直广受关注。当前,蒙古国正积极推进“向西看”,不断加强同中亚国家的互动。这在客观上为蒙古国深化同上合组织的联系搭建了桥梁,进一步凸显上合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吸引力。中亚国家正在成为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支柱之一。2024年,蒙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哈萨克斯坦也成为蒙古国在中亚地区的首个战略伙伴。2025年,蒙古国不仅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确立全面伙伴关系,蒙古国总统还对塔吉克斯坦进行了首次国事访问。蒙古国的“向西看”推进了互联互通,对接了通道建设。在蒙古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意向中,交通互通始终是一项重要内容。2025年6月,在蒙古国的支持与参与下,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蒙古国国际运输走廊完成首批货物试点运输,为各方深化交通运输合作提供了机遇。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也决定寻求解决两国交通领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包括连接中国的“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中间走廊)在内的区域内外互联互通合作。可以说,蒙古国正寻求打通同中亚国家连接的交通节点,促进本国西部地区对外通道的打造,探索更多联通国际市场的陆上走廊。 蒙古国的“向西看”也推动了外贸出口,刺激经济多元发展。蒙古国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多元化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来源。在畜牧业领域,中亚国家是蒙古国潜在的出口市场,也是以提升羊绒毛加工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白金”全国行动的合作对象。蒙古国已经开始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牲畜,双方正致力于在肉食品和皮毛制品方面,合作建立生产与加工产业集群。蒙古国也希望将本国羊绒毛产业与中亚纺织服装业对接,共同加工高价值的纺织品。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将有助于蒙古国改善依赖采矿业的外贸格局。蒙古国似乎有意改变以往仅强调面向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定位,将自身定位为一个跨越欧亚大陆,连接中亚和东北亚的“双区域国家”。 为参与中亚、东北亚经贸合作创造基本条件,也被纳入该国“远景2050”长期发展政策之中。上述举措为蒙古国融入上合组织地区一体化进程创造了契机。一方面,密切同上合国家的联系。蒙古国向西通道建设与经贸合作,离不开上合组织内的多方参与,以及同其成员国的战略对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蒙古国和中亚国家的元首会晤中,已经包含在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框架内加强合作和相互支持的表述。可见,上合组织作为横跨欧亚的重要多边机制,已经成为蒙古国与其成员国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加强合作的主要平台。另一方面,蒙古国“向西看”的内在动力同上合组织整体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比如,上合组织致力于深化成员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不断推动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建设,释放过境运输潜力。再如,上合成员国畜牧产业规模巨大,中国设立了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通过技术输出,上合国家畜牧业得到较大发展。蒙古国国内就是否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的问题存在一定争论。然而,随着“向西看”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蒙古国与上合组织的联系将不断增强,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后者对于蒙古国国家发展的建设性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未来,在“上海精神”的引领下,蒙古国可以在“上合大家庭”中实现相互成就,互联共赢,与上合国家在欧亚地区携手构建团结合作、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作者是内蒙古社科院“一带一路”研究所副研究员)175666900060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5668179623811[]{"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应邀出席在天津举行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自2004年成为首个获得上合组织观察员地位的国家以来,蒙古国是否正式加入上合组织,一直广受关注。当前,蒙古国正积极推进“向西看”,不断加强同中亚国家的互动。这在客观上为蒙古国深化同上合组织的联系搭建了桥梁,进一步凸显上合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吸引力。中亚国家正在成为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支柱之一。2024年,蒙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哈萨克斯坦也成为蒙古国在中亚地区的首个战略伙伴。2025年,蒙古国不仅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确立全面伙伴关系,蒙古国总统还对塔吉克斯坦进行了首次国事访问。蒙古国的“向西看”推进了互联互通,对接了通道建设。在蒙古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意向中,交通互通始终是一项重要内容。2025年6月,在蒙古国的支持与参与下,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蒙古国国际运输走廊完成首批货物试点运输,为各方深化交通运输合作提供了机遇。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也决定寻求解决两国交通领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包括连接中国的“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中间走廊)在内的区域内外互联互通合作。可以说,蒙古国正寻求打通同中亚国家连接的交通节点,促进本国西部地区对外通道的打造,探索更多联通国际市场的陆上走廊。 蒙古国的“向西看”也推动了外贸出口,刺激经济多元发展。蒙古国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多元化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来源。在畜牧业领域,中亚国家是蒙古国潜在的出口市场,也是以提升羊绒毛加工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白金”全国行动的合作对象。蒙古国已经开始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牲畜,双方正致力于在肉食品和皮毛制品方面,合作建立生产与加工产业集群。蒙古国也希望将本国羊绒毛产业与中亚纺织服装业对接,共同加工高价值的纺织品。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将有助于蒙古国改善依赖采矿业的外贸格局。蒙古国似乎有意改变以往仅强调面向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定位,将自身定位为一个跨越欧亚大陆,连接中亚和东北亚的“双区域国家”。 为参与中亚、东北亚经贸合作创造基本条件,也被纳入该国“远景2050”长期发展政策之中。上述举措为蒙古国融入上合组织地区一体化进程创造了契机。一方面,密切同上合国家的联系。蒙古国向西通道建设与经贸合作,离不开上合组织内的多方参与,以及同其成员国的战略对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蒙古国和中亚国家的元首会晤中,已经包含在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框架内加强合作和相互支持的表述。可见,上合组织作为横跨欧亚的重要多边机制,已经成为蒙古国与其成员国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加强合作的主要平台。另一方面,蒙古国“向西看”的内在动力同上合组织整体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比如,上合组织致力于深化成员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不断推动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建设,释放过境运输潜力。再如,上合成员国畜牧产业规模巨大,中国设立了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通过技术输出,上合国家畜牧业得到较大发展。蒙古国国内就是否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的问题存在一定争论。然而,随着“向西看”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蒙古国与上合组织的联系将不断增强,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后者对于蒙古国国家发展的建设性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未来,在“上海精神”的引领下,蒙古国可以在“上合大家庭”中实现相互成就,互联共赢,与上合国家在欧亚地区携手构建团结合作、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作者是内蒙古社科院“一带一路”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