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C2Vzi2AEZ作者:赵裴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赵裴: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二次觉醒”/e3pmub6h5/e3pr9baf6尼日利亚“诺莱坞”电影(尼日利亚电影产业的代称,取自Nigeria与Hollywood)产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电影、音乐、时尚等领域投资不断增多,产业结构日趋完善;非洲图书市场正在积极探索增长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近些年来,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日益从一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变成重点领域,并展现出更大程度的自主性、本土化和多元化特征。 非洲大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具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和潜力可供发掘。但在殖民地时期,非洲文化如同政治、经济等其他领域一样,长期受到西方宗主国的压制。即便二战结束之初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带来一波国家独立浪潮,非洲大陆文化一时仍难展现充分的自主性。欧洲国家尤其是殖民宗主国,长期以来都对非洲文化保持“关注”,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发掘和吸收。不过,这个过程始终伴随欧洲人的“猎奇”心理,甚至还延续着某种殖民心态。比如,欧洲经常给予非洲艺术、文化等领域人员留学和深造的机会,对非洲的艺术家、文化学者和产业从业人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直接进行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化改造”或者“欧洲式改造”,使得非洲文化创意行业及其产品符合欧洲或更广泛意义上的西方审美标准。但很明显,这个过程严重禁锢了非洲文化本土化的发展和自主性的发挥,使其难以真正摆脱长期以来被殖民、被压制的状态。 尽管面临这些因素,非洲大陆依然在音乐、电影、时尚以及其他文化艺术领域顽强保留着一些本土核心元素。继20世纪中后期非洲各国陆续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第一次觉醒”之后,非洲大陆近年来再次迸发活力,迎来“第二次觉醒”,在追求政治自主、谋求发展自立、积极联合自强的同时,更加注重树立文化自信,致力于重塑非洲的历史和文化认知。非盟《2063年议程》就将非洲文化复兴列为重要目标,《非洲文化复兴宪章》也已正式生效。正是在非洲大陆“二次觉醒”的背景下,努力保留本土核心元素的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迎来发展热潮。 在这一轮大爆发中,非洲文化创意产业与本国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动力来源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收入和就业增长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重视。非洲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一产业在非洲国家经济转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法国开发署2025年发布的一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显示,非洲文化创意产业估值高达580亿美元,到2030年可能占到GDP的4%,并且提供超过2000万个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能否维持当前这种潜力迸发的势头,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非洲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非洲大陆在政治和文化等层面的“二次觉醒”和蓬勃发展,需要充分的经济实力作为“底气”和支撑。就此而言,非洲国家需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探索和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在加强非洲大陆内部协调和联合自强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和强化与其他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协作,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为非洲国家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各领域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充分了解文化创意领域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提升等因素的密切关系之后,非洲如何将当前涌现的这股文化创意产业热潮延续下去,想必答案就变得更清楚了。(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175700973636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7026330699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尼日利亚“诺莱坞”电影(尼日利亚电影产业的代称,取自Nigeria与Hollywood)产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电影、音乐、时尚等领域投资不断增多,产业结构日趋完善;非洲图书市场正在积极探索增长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近些年来,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日益从一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变成重点领域,并展现出更大程度的自主性、本土化和多元化特征。 非洲大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具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和潜力可供发掘。但在殖民地时期,非洲文化如同政治、经济等其他领域一样,长期受到西方宗主国的压制。即便二战结束之初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带来一波国家独立浪潮,非洲大陆文化一时仍难展现充分的自主性。欧洲国家尤其是殖民宗主国,长期以来都对非洲文化保持“关注”,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发掘和吸收。不过,这个过程始终伴随欧洲人的“猎奇”心理,甚至还延续着某种殖民心态。比如,欧洲经常给予非洲艺术、文化等领域人员留学和深造的机会,对非洲的艺术家、文化学者和产业从业人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直接进行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化改造”或者“欧洲式改造”,使得非洲文化创意行业及其产品符合欧洲或更广泛意义上的西方审美标准。但很明显,这个过程严重禁锢了非洲文化本土化的发展和自主性的发挥,使其难以真正摆脱长期以来被殖民、被压制的状态。 尽管面临这些因素,非洲大陆依然在音乐、电影、时尚以及其他文化艺术领域顽强保留着一些本土核心元素。继20世纪中后期非洲各国陆续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第一次觉醒”之后,非洲大陆近年来再次迸发活力,迎来“第二次觉醒”,在追求政治自主、谋求发展自立、积极联合自强的同时,更加注重树立文化自信,致力于重塑非洲的历史和文化认知。非盟《2063年议程》就将非洲文化复兴列为重要目标,《非洲文化复兴宪章》也已正式生效。正是在非洲大陆“二次觉醒”的背景下,努力保留本土核心元素的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迎来发展热潮。 在这一轮大爆发中,非洲文化创意产业与本国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动力来源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收入和就业增长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重视。非洲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一产业在非洲国家经济转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法国开发署2025年发布的一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显示,非洲文化创意产业估值高达580亿美元,到2030年可能占到GDP的4%,并且提供超过2000万个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能否维持当前这种潜力迸发的势头,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非洲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非洲大陆在政治和文化等层面的“二次觉醒”和蓬勃发展,需要充分的经济实力作为“底气”和支撑。就此而言,非洲国家需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探索和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在加强非洲大陆内部协调和联合自强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和强化与其他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协作,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为非洲国家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各领域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充分了解文化创意领域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提升等因素的密切关系之后,非洲如何将当前涌现的这股文化创意产业热潮延续下去,想必答案就变得更清楚了。(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