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C2h01JT3o作者:刘江永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刘江永: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e3pmub6h5/e3pr9baf6编者按:9月2日,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走向命运与共:从抗战精神到全球倡议》报告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外交学院举办。该报告由环球时报社与外交学院联合发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并彻底结束了日本对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战后8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克服了重重困难,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经济、科技和国防力量的发展,为捍卫战后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个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历程,呈现出两个阶段:一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的六年局部抗战阶段;二是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八年全面抗战阶段。在这十四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始终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毛泽东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等重要论述为中国抗战指明了正确方向,并通过建立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六年局部抗战阶段,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妥协退让,态度消极,集中兵力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则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冯仲云等抗联将领,均是中共的杰出代表。从1935年《八一宣言》到1936年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迫蒋抗日”,在建立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起到重要的政治引领作用。 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的八年抗战阶段,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付出了巨大牺牲,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英勇作战,壮烈牺牲。其后,在忻口、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中,国民党正规军英勇奋战,一批将领为国捐躯。1938年国民党军在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涌现出一批能征善战的抗日将领。 然而,由于蒋介石的消极防御方针,国民党军且战且退,半壁山河迅速沦丧。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将战略重心转向抗日根据地,中国抗战的主战场由正面战场转向敌后战场。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牵制了60%的日军和90%以上的伪军,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推动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以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结合维护抗战胜利成果,全球治理必须奉行主权平等,充分体现抗战胜利成果和《联合国宪章》精神;必须遵守国际法治,特别是捍卫《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构成的战后秩序和国际法渊源;必须践行多边主义,就是要反对单边霸凌或强权、封闭、排他的“伪多边主义”及其谋求的单方面绝对安全,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推行开放、平等、互利的和平多边主义;必须倡导以人为本,在国内以一切为了人民为宗旨,在国际以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首要;必须注重行动导向,就是要“行胜于言”,把理念和原则化为系统性政策措施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动荡的世界注入稳定性与确定性。(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175701003450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702830069912[]{"email":"wangyatian@huanqiu.com","name":"王亚天"}
编者按:9月2日,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走向命运与共:从抗战精神到全球倡议》报告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外交学院举办。该报告由环球时报社与外交学院联合发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并彻底结束了日本对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战后8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克服了重重困难,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经济、科技和国防力量的发展,为捍卫战后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个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历程,呈现出两个阶段:一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的六年局部抗战阶段;二是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八年全面抗战阶段。在这十四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始终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毛泽东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等重要论述为中国抗战指明了正确方向,并通过建立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六年局部抗战阶段,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妥协退让,态度消极,集中兵力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则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冯仲云等抗联将领,均是中共的杰出代表。从1935年《八一宣言》到1936年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迫蒋抗日”,在建立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起到重要的政治引领作用。 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的八年抗战阶段,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付出了巨大牺牲,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英勇作战,壮烈牺牲。其后,在忻口、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中,国民党正规军英勇奋战,一批将领为国捐躯。1938年国民党军在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涌现出一批能征善战的抗日将领。 然而,由于蒋介石的消极防御方针,国民党军且战且退,半壁山河迅速沦丧。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将战略重心转向抗日根据地,中国抗战的主战场由正面战场转向敌后战场。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牵制了60%的日军和90%以上的伪军,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推动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以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结合维护抗战胜利成果,全球治理必须奉行主权平等,充分体现抗战胜利成果和《联合国宪章》精神;必须遵守国际法治,特别是捍卫《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构成的战后秩序和国际法渊源;必须践行多边主义,就是要反对单边霸凌或强权、封闭、排他的“伪多边主义”及其谋求的单方面绝对安全,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推行开放、平等、互利的和平多边主义;必须倡导以人为本,在国内以一切为了人民为宗旨,在国际以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首要;必须注重行动导向,就是要“行胜于言”,把理念和原则化为系统性政策措施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动荡的世界注入稳定性与确定性。(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