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Gzkq9YuDg作者:张健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张健:欧洲领导力缺失问题仍无清晰答案/e3pmub6h5/e3pr9baf6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将于下周首次访问德国。据波兰总统发言人透露,纳夫罗茨基将在柏林与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会晤时,提出二战赔款问题。事实上,这位波兰新总统已经不止一次提及这个问题。本月1日出席二战爆发86周年纪念仪式时,纳夫罗茨基表示必须最终解决德国二战赔偿问题,并且强调即便德国作出赔偿,波兰也“不会患上历史遗忘症”。二战赔偿以及相关历史争议问题再起,无疑将给波德两国关系以及欧盟内部的大国协调带来更多变数。 波兰和德国围绕二战历史问题的龃龉一直没有断过。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电”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直至1945年,波兰一直处在纳粹占领之下。二战期间,波兰遭遇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也成为迄今为止华沙要求对德索赔的核心历史依据。2022年9月,当时在波兰执政的法律与公正党政府发布报告,提出德国应就二战期间侵略波兰赔偿6.2万亿兹罗提,按照当前汇率折算超过1.6万亿美元。不过,德国方面认为由于波兰1953年放弃进一步索赔,赔款问题已经解决,柏林方面无意就此谈判。波兰现任总理、公民纲领党领导人图斯克今年5月宣布,波兰将不再要求德国赔偿,希望专注于保障两国共同安全。但被认为同法律与公正党关系密切的新总统纳夫罗茨基上台后,再次提起这个话题,并称将会就此“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声疾呼”。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议,继续成为两国关系的症结。 波兰实行议会民主制,总理掌握实权,但总统拥有立法否决权以及外交和国防领域的代表权。而且,对于德国的不满乃至二战索赔等一些具体问题,在波兰国内本来就存在一定的民意基础。因此,波兰新总统围绕这个问题的表态,很可能对波德关系的未来走向产生影响。近些年来,两国关系一直相对脆弱,围绕双边以及欧盟层面的诸多问题存在分歧。比如,波兰对于欧盟以及欧洲一体化总体持怀疑态度,至今不愿加入欧元区就是这种认知的一个表现。尤其是在政治光谱偏右的“疑欧派”政党执政时,波兰甚至被欧盟以及德国等一些欧洲大国视为“麻烦制造者”。而在波兰看来,一个由德、法、意等“老欧洲”大国主导的欧盟,在机制安排上对波兰的利益造成损害。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波兰以及其他一些中东欧国家更是占据“道德优势”,牢牢把握欧洲层面援乌抗俄的“政治正确”,批评法德等西欧大国对俄“绥靖”,甚至将乌克兰危机激化和冲突的爆发归咎于这些“老欧洲”国家及其主导下的欧盟对俄政策失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东欧或“新欧洲”大国的波兰最近几年加大对欧洲层面事务的参与,试图提升自己的“话事”能力。欧洲舆论场中也曾出现有关“波兰会否成为欧洲新引擎”的讨论。在英国已然退出欧盟、俄乌冲突将欧洲拖入安全困境的背景下,法国和德国试图加强与波兰的协调沟通,三国去年重启1991年设立的“魏玛三角”磋商机制,以协调在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的立场。在乌克兰战场形势最为胶着、欧洲身陷“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得以重启的“魏玛三角”一度被欧洲舆论寄予厚望,波兰方面也表示三国在援乌问题上具有“动员整个欧洲的使命和能力”。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美国进入“特朗普2.0”时代后对于乌克兰危机的立场发生巨大转变,尤其是在美俄恢复直接对话并逐渐掌控有关乌克兰危机走向的话语权后,欧盟以及英、法、德、波等主要欧洲国家难以“上桌”,欧洲内部以乌克兰危机为抓手的大国协调渐显动力不足。 当前,欧洲正在面临经济增长承压、地缘安全不稳以及跨大西洋关系剧烈变化等复杂交织的挑战。法国国内政治危机延续,或多或少将会外溢到外交层面,至少短时间内,法国试图展现的领导力将会受挫;刚刚走出上一轮“政治震荡”的德国面临重振经济、弥合国内政治分歧等重要任务,在“领导欧洲”方向上能够付出多大精力以及取得何种效果尚且难料。“法德轴心”难以重拾昔日角色,“魏玛三角”因为法德波三国各自以及双边层面的问题难以发挥更关键的作用,虽已“脱欧”但近期加入欧洲大国队列加强对美斡旋的英国是否能够保持“兴趣”还未可知,欧洲领导力缺失的问题依然没有清晰答案。(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175752566417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5752566417811[]{"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将于下周首次访问德国。据波兰总统发言人透露,纳夫罗茨基将在柏林与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会晤时,提出二战赔款问题。事实上,这位波兰新总统已经不止一次提及这个问题。本月1日出席二战爆发86周年纪念仪式时,纳夫罗茨基表示必须最终解决德国二战赔偿问题,并且强调即便德国作出赔偿,波兰也“不会患上历史遗忘症”。二战赔偿以及相关历史争议问题再起,无疑将给波德两国关系以及欧盟内部的大国协调带来更多变数。 波兰和德国围绕二战历史问题的龃龉一直没有断过。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电”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直至1945年,波兰一直处在纳粹占领之下。二战期间,波兰遭遇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也成为迄今为止华沙要求对德索赔的核心历史依据。2022年9月,当时在波兰执政的法律与公正党政府发布报告,提出德国应就二战期间侵略波兰赔偿6.2万亿兹罗提,按照当前汇率折算超过1.6万亿美元。不过,德国方面认为由于波兰1953年放弃进一步索赔,赔款问题已经解决,柏林方面无意就此谈判。波兰现任总理、公民纲领党领导人图斯克今年5月宣布,波兰将不再要求德国赔偿,希望专注于保障两国共同安全。但被认为同法律与公正党关系密切的新总统纳夫罗茨基上台后,再次提起这个话题,并称将会就此“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声疾呼”。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议,继续成为两国关系的症结。 波兰实行议会民主制,总理掌握实权,但总统拥有立法否决权以及外交和国防领域的代表权。而且,对于德国的不满乃至二战索赔等一些具体问题,在波兰国内本来就存在一定的民意基础。因此,波兰新总统围绕这个问题的表态,很可能对波德关系的未来走向产生影响。近些年来,两国关系一直相对脆弱,围绕双边以及欧盟层面的诸多问题存在分歧。比如,波兰对于欧盟以及欧洲一体化总体持怀疑态度,至今不愿加入欧元区就是这种认知的一个表现。尤其是在政治光谱偏右的“疑欧派”政党执政时,波兰甚至被欧盟以及德国等一些欧洲大国视为“麻烦制造者”。而在波兰看来,一个由德、法、意等“老欧洲”大国主导的欧盟,在机制安排上对波兰的利益造成损害。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波兰以及其他一些中东欧国家更是占据“道德优势”,牢牢把握欧洲层面援乌抗俄的“政治正确”,批评法德等西欧大国对俄“绥靖”,甚至将乌克兰危机激化和冲突的爆发归咎于这些“老欧洲”国家及其主导下的欧盟对俄政策失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东欧或“新欧洲”大国的波兰最近几年加大对欧洲层面事务的参与,试图提升自己的“话事”能力。欧洲舆论场中也曾出现有关“波兰会否成为欧洲新引擎”的讨论。在英国已然退出欧盟、俄乌冲突将欧洲拖入安全困境的背景下,法国和德国试图加强与波兰的协调沟通,三国去年重启1991年设立的“魏玛三角”磋商机制,以协调在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的立场。在乌克兰战场形势最为胶着、欧洲身陷“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得以重启的“魏玛三角”一度被欧洲舆论寄予厚望,波兰方面也表示三国在援乌问题上具有“动员整个欧洲的使命和能力”。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美国进入“特朗普2.0”时代后对于乌克兰危机的立场发生巨大转变,尤其是在美俄恢复直接对话并逐渐掌控有关乌克兰危机走向的话语权后,欧盟以及英、法、德、波等主要欧洲国家难以“上桌”,欧洲内部以乌克兰危机为抓手的大国协调渐显动力不足。 当前,欧洲正在面临经济增长承压、地缘安全不稳以及跨大西洋关系剧烈变化等复杂交织的挑战。法国国内政治危机延续,或多或少将会外溢到外交层面,至少短时间内,法国试图展现的领导力将会受挫;刚刚走出上一轮“政治震荡”的德国面临重振经济、弥合国内政治分歧等重要任务,在“领导欧洲”方向上能够付出多大精力以及取得何种效果尚且难料。“法德轴心”难以重拾昔日角色,“魏玛三角”因为法德波三国各自以及双边层面的问题难以发挥更关键的作用,虽已“脱欧”但近期加入欧洲大国队列加强对美斡旋的英国是否能够保持“兴趣”还未可知,欧洲领导力缺失的问题依然没有清晰答案。(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