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GzqRYMnEw作者:周密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周密:美国取消“小额豁免”,谁最受伤?/e3pmub6h5/e3pr9baf6联合国旗下机构万国邮政联盟(UPU)近日发布声明称,8月29日美国新政策“暂停对80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包裹免税待遇”实施当天,192个成员国寄往美国的包裹数量较8月22日大降81%,全球已有88家邮政运营商全面或部分暂停对美包裹寄递。美国取消“小额豁免”,是为保证“对等关税”不被规避,并应对贸易逆差带来的紧急状态。虽然价值低于100美元的个人之间互赠仍可免税,但企业已无法享受这一免税待遇。因此,尽管原则上美国小包裹免税的法律制度(《1930年关税法》)未被废止,但实际操作上,全球商品不再有小包裹对美出口的便利渠道,这实质性提高了美国进口关税。值得注意的是,多数与美达成所谓“对等关税”贸易协定的国家,在权衡分析关税利弊时没有包括这些新增关税。 美国调整小包裹免税规则至少产生两个方面的冲击,即对美出口关税成本和相关合规成本升高,这将进一步改变美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 从关税成本看,美国进口商品的实际关税水平将明显上升。按照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说法,2024年,美国海关共处理13.6亿个小包裹,较10年前增长10倍。今年2月,小包裹数量进一步增加,美国海关每天处理量达到约400万个。这些商品的关税从0增至至少10%以上,显著提高其供应链成本。这些新增成本将沿供应链向下游传递,影响市场供需平衡,直接压缩需求,且反作用于供给方。以小包裹方式开展的国际贸易并非仅集中于最终消费品,也广泛涉及美国制造业的原材料和中间品进口,新增的关税会明显提高美国制造业的运行成本,带来更强的通胀压力。国际贸易网络复杂,贸易需求会直接影响附着于贸易流上的物流、金融、货代清关等各类服务,商品价值的改变会被成比例放大并体现至各类服务的价格上,改变货运物流企业的航线安排,影响融资、保险或信息服务的成本。 某种意义上讲,合规成本的增加甚至高于关税成本。合规成本不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相较于关税成本的影响都更为深远。不仅企业长期依赖的、已形成商业惯例的基本规则发生变化,各出口方也需要调整其监管模式,增加额外的企业义务。按照美国行政令,国际邮政货物有两种纳税方式:一是按照该产品原产国适用的“对等关税”税率征收从价税;二是有包装的商品可以“对等关税”税率不同征收从量税,关税税率低于16%的每件征收80美元关税,16%到25%的每件征收160美元,高于25%的每件征收200美元。原产地的认定要求更加重要。受此影响,印度、法国、比利时等多国在8月下旬宣布,暂停对美小包裹发货。 事实上,小包裹免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远非关税那么简单。按照美国行政令的说法,相关措施是为了应对包括芬太尼在内的紧急经济状态。因此产品入境美国,可能还会涉及更为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不享受小包裹免税的商品,可能需要填报更为详细的产品及来源信息、提供更多证明,并接受更严格的检查,这也为美国海关未来以非关税方式设置限入壁垒留出后门,进一步增加了出口方的义务。 虽然对美邮政业务暂停可能不是永远的,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而实现新的再平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近年来,小包裹免税已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优势条件,百余个国家或地区都有此类做法。以该方式完成的国际贸易已成为广大中小企业和支付力较弱群体享受全球化红利的重要方式。美国此举显著侵蚀了美国与其他市场电商关系的发展基础,将对跨境电商的国际版图带来不小的冲击。但是,技术创新的趋势并不会因为一方的阻挠而停步不前。跨境电商作为经济全球化和通信技术持续升级、线上社交网络持续演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互方式,仍将继续为美国以外的国家加强经贸联系提供支持。美国的行动有可能加快跨境电商网络优化和资源流动的速度。 相比而言,美国消费者和依赖国际供应链的中小企业,恐怕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看似美国政府堵住了“关税漏洞”,可以征收更多关税填补其财政“窟窿”,但美国缺乏足够购买力的弱势群体,将被迫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以更高价格购买美国国内生产的替代产品或被加征关税后的进口产品;要么压缩需求推迟购买。无论哪种选择,社会福利都会出现下降,而美国市场的垄断者则会受益其中,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抑制创新的意愿与能力。(作者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175752581591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57525815911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联合国旗下机构万国邮政联盟(UPU)近日发布声明称,8月29日美国新政策“暂停对80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包裹免税待遇”实施当天,192个成员国寄往美国的包裹数量较8月22日大降81%,全球已有88家邮政运营商全面或部分暂停对美包裹寄递。美国取消“小额豁免”,是为保证“对等关税”不被规避,并应对贸易逆差带来的紧急状态。虽然价值低于100美元的个人之间互赠仍可免税,但企业已无法享受这一免税待遇。因此,尽管原则上美国小包裹免税的法律制度(《1930年关税法》)未被废止,但实际操作上,全球商品不再有小包裹对美出口的便利渠道,这实质性提高了美国进口关税。值得注意的是,多数与美达成所谓“对等关税”贸易协定的国家,在权衡分析关税利弊时没有包括这些新增关税。 美国调整小包裹免税规则至少产生两个方面的冲击,即对美出口关税成本和相关合规成本升高,这将进一步改变美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 从关税成本看,美国进口商品的实际关税水平将明显上升。按照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说法,2024年,美国海关共处理13.6亿个小包裹,较10年前增长10倍。今年2月,小包裹数量进一步增加,美国海关每天处理量达到约400万个。这些商品的关税从0增至至少10%以上,显著提高其供应链成本。这些新增成本将沿供应链向下游传递,影响市场供需平衡,直接压缩需求,且反作用于供给方。以小包裹方式开展的国际贸易并非仅集中于最终消费品,也广泛涉及美国制造业的原材料和中间品进口,新增的关税会明显提高美国制造业的运行成本,带来更强的通胀压力。国际贸易网络复杂,贸易需求会直接影响附着于贸易流上的物流、金融、货代清关等各类服务,商品价值的改变会被成比例放大并体现至各类服务的价格上,改变货运物流企业的航线安排,影响融资、保险或信息服务的成本。 某种意义上讲,合规成本的增加甚至高于关税成本。合规成本不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相较于关税成本的影响都更为深远。不仅企业长期依赖的、已形成商业惯例的基本规则发生变化,各出口方也需要调整其监管模式,增加额外的企业义务。按照美国行政令,国际邮政货物有两种纳税方式:一是按照该产品原产国适用的“对等关税”税率征收从价税;二是有包装的商品可以“对等关税”税率不同征收从量税,关税税率低于16%的每件征收80美元关税,16%到25%的每件征收160美元,高于25%的每件征收200美元。原产地的认定要求更加重要。受此影响,印度、法国、比利时等多国在8月下旬宣布,暂停对美小包裹发货。 事实上,小包裹免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远非关税那么简单。按照美国行政令的说法,相关措施是为了应对包括芬太尼在内的紧急经济状态。因此产品入境美国,可能还会涉及更为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不享受小包裹免税的商品,可能需要填报更为详细的产品及来源信息、提供更多证明,并接受更严格的检查,这也为美国海关未来以非关税方式设置限入壁垒留出后门,进一步增加了出口方的义务。 虽然对美邮政业务暂停可能不是永远的,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而实现新的再平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近年来,小包裹免税已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优势条件,百余个国家或地区都有此类做法。以该方式完成的国际贸易已成为广大中小企业和支付力较弱群体享受全球化红利的重要方式。美国此举显著侵蚀了美国与其他市场电商关系的发展基础,将对跨境电商的国际版图带来不小的冲击。但是,技术创新的趋势并不会因为一方的阻挠而停步不前。跨境电商作为经济全球化和通信技术持续升级、线上社交网络持续演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互方式,仍将继续为美国以外的国家加强经贸联系提供支持。美国的行动有可能加快跨境电商网络优化和资源流动的速度。 相比而言,美国消费者和依赖国际供应链的中小企业,恐怕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看似美国政府堵住了“关税漏洞”,可以征收更多关税填补其财政“窟窿”,但美国缺乏足够购买力的弱势群体,将被迫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以更高价格购买美国国内生产的替代产品或被加征关税后的进口产品;要么压缩需求推迟购买。无论哪种选择,社会福利都会出现下降,而美国市场的垄断者则会受益其中,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抑制创新的意愿与能力。(作者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