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IbCbz2au6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屈服于外部胁迫只会让墨西哥更被动/e3pmub6h5/e3prafm0g墨西哥政府近日向国会提交立法提案,拟对来自没有与墨西哥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的各种进口商品征收最高达50%的关税。有统计显示,此举涉及19个行业、1463个类别的产品,约占墨西哥进口总额的8.6%。这一关税调整将使墨西哥平均关税税率提高至33.8%,几乎是目前的两倍多。此举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关注。 明眼人都能看出,墨西哥此次关税调整的背后,充斥着来自华盛顿的强大政治压力和地缘战略胁迫。不少国际媒体在报道时都提及,提案宣布之际,正值美国对墨西哥施加巨大压力。美国利用《美墨加协定》(USMCA)即将于明年接受审查的关键节点,将墨西哥推到风口浪尖,企图迫使墨西哥政府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来服务于美国的地缘战略。 对于一个高度依赖外资和出口的经济体而言,保护主义不是护身符,而是推倒多米诺骨牌的开始。墨西哥的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全球产业链分工,尤其是制造业的对外投资与出口市场。但如今,墨政府频繁以关税响应外部压力,传递的是规则摇摆与政策不确定的信号,损害其“可靠生产基地”的形象,不利于稳定长期资本、技术和高端产能的布局预期。一旦资本转向更开放、更稳定的拉美邻国,不仅会削弱墨西哥的产业根基,更会让其在区域竞争中陷入被动与边缘化。 高关税的最终埋单者是墨西哥的普通民众。当汽车、家电、服装、鞋类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商品被征收高额关税后,其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墨方经济界已明确提示加征关税会“在墨西哥造成通胀压力”。加征关税政策短期或许能让部分行业暂时松口气,但长期效果却是会增加制造业成本、削弱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影响社会整体福祉。更何况,外资企业在墨西哥的投资和生产合作,长期以来帮助当地创造了就业、推动了产业升级。如果墨西哥人为竖起壁垒,只会切断这一宝贵的发展动能。墨西哥的加征关税举动如果真的落地,将成为一个以政治牺牲经济的典型案例,令人遗憾。 当前,美国政府不断将经贸问题工具化,无端挥舞“关税大棒”,恐吓威胁其他国家,给全球贸易发展带来严重扭曲。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墨西哥理应遵守自由贸易和非歧视原则。它如今却想大幅提高关税、专门针对没有自贸协定的国家,等于在国际社会面前主动放弃“开放经济体”的承诺,被迫迎合保护主义逆流。 以邻为壑换不来“谈判筹码”,反而会固化自身的被动处境。“安抚美国”对墨方自身无益,容易被外界视为“可被胁迫”,让人质疑其政策的独立性,也会让施压方倾向于通过进一步加压获得其更大的让步;也容易让受损的企业和消费者质疑,此举是否会压缩本国发展空间;还可能让其失去国际社会的支持,削弱“以规则制衡单边主义”的能力,破坏多边合作生态。 中国“希望墨方慎之又慎”的表态值得墨西哥深思。在制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时,必须保持清醒和理性,独立自主地作出决策。产业升级依靠的是技术创新、制度环境与市场活力,而不是靠人为阻挡竞争。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其政府并不想与那些计划被加征关税的国家“发生冲突”。希望墨西哥回归开放合作的正确道路,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原则,以自身长远的国家利益为政策出发点,而非充当任何国家的马前卒。只有这样,墨西哥才能赢得尊重,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175769266087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769266087912[]{"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墨西哥政府近日向国会提交立法提案,拟对来自没有与墨西哥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的各种进口商品征收最高达50%的关税。有统计显示,此举涉及19个行业、1463个类别的产品,约占墨西哥进口总额的8.6%。这一关税调整将使墨西哥平均关税税率提高至33.8%,几乎是目前的两倍多。此举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关注。 明眼人都能看出,墨西哥此次关税调整的背后,充斥着来自华盛顿的强大政治压力和地缘战略胁迫。不少国际媒体在报道时都提及,提案宣布之际,正值美国对墨西哥施加巨大压力。美国利用《美墨加协定》(USMCA)即将于明年接受审查的关键节点,将墨西哥推到风口浪尖,企图迫使墨西哥政府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来服务于美国的地缘战略。 对于一个高度依赖外资和出口的经济体而言,保护主义不是护身符,而是推倒多米诺骨牌的开始。墨西哥的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全球产业链分工,尤其是制造业的对外投资与出口市场。但如今,墨政府频繁以关税响应外部压力,传递的是规则摇摆与政策不确定的信号,损害其“可靠生产基地”的形象,不利于稳定长期资本、技术和高端产能的布局预期。一旦资本转向更开放、更稳定的拉美邻国,不仅会削弱墨西哥的产业根基,更会让其在区域竞争中陷入被动与边缘化。 高关税的最终埋单者是墨西哥的普通民众。当汽车、家电、服装、鞋类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商品被征收高额关税后,其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墨方经济界已明确提示加征关税会“在墨西哥造成通胀压力”。加征关税政策短期或许能让部分行业暂时松口气,但长期效果却是会增加制造业成本、削弱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影响社会整体福祉。更何况,外资企业在墨西哥的投资和生产合作,长期以来帮助当地创造了就业、推动了产业升级。如果墨西哥人为竖起壁垒,只会切断这一宝贵的发展动能。墨西哥的加征关税举动如果真的落地,将成为一个以政治牺牲经济的典型案例,令人遗憾。 当前,美国政府不断将经贸问题工具化,无端挥舞“关税大棒”,恐吓威胁其他国家,给全球贸易发展带来严重扭曲。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墨西哥理应遵守自由贸易和非歧视原则。它如今却想大幅提高关税、专门针对没有自贸协定的国家,等于在国际社会面前主动放弃“开放经济体”的承诺,被迫迎合保护主义逆流。 以邻为壑换不来“谈判筹码”,反而会固化自身的被动处境。“安抚美国”对墨方自身无益,容易被外界视为“可被胁迫”,让人质疑其政策的独立性,也会让施压方倾向于通过进一步加压获得其更大的让步;也容易让受损的企业和消费者质疑,此举是否会压缩本国发展空间;还可能让其失去国际社会的支持,削弱“以规则制衡单边主义”的能力,破坏多边合作生态。 中国“希望墨方慎之又慎”的表态值得墨西哥深思。在制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时,必须保持清醒和理性,独立自主地作出决策。产业升级依靠的是技术创新、制度环境与市场活力,而不是靠人为阻挡竞争。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其政府并不想与那些计划被加征关税的国家“发生冲突”。希望墨西哥回归开放合作的正确道路,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原则,以自身长远的国家利益为政策出发点,而非充当任何国家的马前卒。只有这样,墨西哥才能赢得尊重,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