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IdvuT11cT作者:罗刚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罗刚:用法治思维推进黄岩岛生态保护/e3pmub6h5/e3pr9baf6中国政府网9月10日公布了国务院批复自然资源部关于报请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举措既是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尊重法治的重要体现,也彰显了用法治思维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自然保护区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珊瑚礁作为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在保护海岸线、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碳循环等方面至关重要。黄岩岛海域拥有丰富的造礁生物、鱼类等海洋生物资源,是维护南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境,其生态价值极其重要。而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筑牢自然生态屏障、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具有典型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珍稀的海洋生物。同时,由于海水温度升高、极端天气、敌害生物暴发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也面临着潜在的压力。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相关海域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筑牢自然生态屏障,对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进行严格保护和管理,有利于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履行海洋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要求。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属于“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符合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也是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相关条款创建的。依法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彰显了中国坚定在法治框架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生态保护,以法治之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稳步前行。 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借鉴各国通行做法、履行国际环保义务的重要实践。依据本国法律设立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或海洋保护区,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主要海洋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周边邻国的国际通行实践。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国负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和保全稀有或脆弱的生态系统”以及“衰竭、受威胁或有灭绝危险的物种和其他形式的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我国依法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符合各国通行做法,还是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下有关环保义务的要求。积极采取“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必要措施,切实履行国际环保义务,展现了中国是国际法治的坚定维护者和建设者。 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应对全球生态危机、践行国际环保承诺的重要行动。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拥有世界上所有生态系统中最高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黄岩岛海域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不仅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生态危机的积极举措,也是我国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3030”目标(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陆地和内陆水域、海洋和沿海区域”)、打击非法捕捞等国际环保承诺的具体行动。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作者是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17576972462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7716856306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中国政府网9月10日公布了国务院批复自然资源部关于报请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举措既是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尊重法治的重要体现,也彰显了用法治思维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自然保护区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珊瑚礁作为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在保护海岸线、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碳循环等方面至关重要。黄岩岛海域拥有丰富的造礁生物、鱼类等海洋生物资源,是维护南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境,其生态价值极其重要。而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筑牢自然生态屏障、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具有典型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珍稀的海洋生物。同时,由于海水温度升高、极端天气、敌害生物暴发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也面临着潜在的压力。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相关海域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筑牢自然生态屏障,对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进行严格保护和管理,有利于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履行海洋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要求。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属于“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符合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也是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相关条款创建的。依法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彰显了中国坚定在法治框架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生态保护,以法治之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稳步前行。 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借鉴各国通行做法、履行国际环保义务的重要实践。依据本国法律设立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或海洋保护区,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主要海洋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周边邻国的国际通行实践。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国负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和保全稀有或脆弱的生态系统”以及“衰竭、受威胁或有灭绝危险的物种和其他形式的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我国依法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符合各国通行做法,还是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下有关环保义务的要求。积极采取“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必要措施,切实履行国际环保义务,展现了中国是国际法治的坚定维护者和建设者。 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应对全球生态危机、践行国际环保承诺的重要行动。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拥有世界上所有生态系统中最高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黄岩岛海域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不仅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生态危机的积极举措,也是我国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3030”目标(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陆地和内陆水域、海洋和沿海区域”)、打击非法捕捞等国际环保承诺的具体行动。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作者是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