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Q6Bvd3ooR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华盛顿真要在巴以问题上当“孤家寡人”?/e3pmub6h5/e3prafm0g当地时间9月21日,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据悉,法国、安道尔、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马耳他和圣马力诺等国,也计划于9月22日联大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召开当天或前一天,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将使联合国会员国中现已超过2/3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队伍进一步扩大,国际社会的压倒性多数意见已然形成。这一轮“承认潮”的主要力量,恰恰来自一直在阻挠这一进程的美国的传统盟友。9月1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第10000次会议上,美国再次动用一票否决权,阻止要求在加沙永久停火的决议草案通过。15个安理会成员中,14个投了赞成票。14∶1的对比悬殊,美国在加沙问题上的立场事实上与国际社会背道而驰,美国的欧洲盟友也开始调整立场,美欧在巴以问题上的裂痕日益明显。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巴以问题上往往批评巴勒斯坦、同情以色列。然而,随着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尤其是加沙地区人道主义危机的加剧,欧洲国家内部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显著上升,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呼声逐渐高涨。过去两年中,西方民众对巴勒斯坦的同情逐步转化为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和公共舆论,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示威和游行此起彼伏。 传统上,国际社会认为巴以矛盾可以在美国或其他第三方的斡旋下通过对话解决,围绕耶路撒冷最终地位、约旦河西岸土地归属、加沙地带与约旦河西岸的关系、巴勒斯坦难民安置及水资源分配等敏感议题进行调解,推动实现和平。然而,近年来巴以和平的基础不断被瓦解,美国在过去十多年里几乎未曾认真推动过巴以谈判。与此同时,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持续扩建定居点,并通过国内立法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占领与管控,压缩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因此,重建巴以和平愿景、重新确立“两国方案”的政治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平解决巴以问题的重要前提。西方一些国家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正是这种思路的具体体现。“到底还要有多少无辜生命逝去,加沙才能实现停火?到底还要发生多少惨剧,人道物资才能畅通无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发出的“灵魂拷问”像一面镜子,映射出加沙地带残酷的现实。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导致当地出现饥荒,200万居民被迫流离失所。以色列的地区政策愈加强硬,即便面对第三方斡旋也鲜少妥协,导致停火谈判屡屡受阻。在其他热点问题上,以色列同样多线出击,不仅在叙利亚和黎巴嫩展开军事行动,还在海湾地区直接打击伊朗,甚至近期对卡塔尔境内目标实施攻击,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使国际社会对中东局势可能失控深感担忧。而这些令以色列收获的并非“更安全”,而是“更孤立”。美国目前依旧坚持片面维护以色列的外交、政治和军事利益。以色列依然可能基于自身战略与国家利益,坚持强硬的地区和外交政策。西方国家在承认巴勒斯坦国问题上要形成真正的合力仍面临障碍。然而,从长远来看,西方态度的转变代表着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愈发清晰。这种转变不仅会推动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政策调整,还将进一步夯实“两国方案”的政治原则,为承认巴勒斯坦国提供更坚实的法理基础与国际舆论支持。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赋予本届联大非同寻常的意义。22日举行的联大高级别会议,将为国际社会再次凝聚共识提供重要平台。作为巴以问题至关重要的第三方,美国的所作所为严重阻碍国际正义呼声的落实和停火的早日实现。国际社会形成的强大共识,充分反映出“两国方案”不是待选项,而是必选项;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时。相关国家应当重新审视其中东政策、履行国际责任,作出对生命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正确决定。175847348869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5847348869812[]{"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当地时间9月21日,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据悉,法国、安道尔、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马耳他和圣马力诺等国,也计划于9月22日联大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召开当天或前一天,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将使联合国会员国中现已超过2/3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队伍进一步扩大,国际社会的压倒性多数意见已然形成。这一轮“承认潮”的主要力量,恰恰来自一直在阻挠这一进程的美国的传统盟友。9月1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第10000次会议上,美国再次动用一票否决权,阻止要求在加沙永久停火的决议草案通过。15个安理会成员中,14个投了赞成票。14∶1的对比悬殊,美国在加沙问题上的立场事实上与国际社会背道而驰,美国的欧洲盟友也开始调整立场,美欧在巴以问题上的裂痕日益明显。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巴以问题上往往批评巴勒斯坦、同情以色列。然而,随着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尤其是加沙地区人道主义危机的加剧,欧洲国家内部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显著上升,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呼声逐渐高涨。过去两年中,西方民众对巴勒斯坦的同情逐步转化为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和公共舆论,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示威和游行此起彼伏。 传统上,国际社会认为巴以矛盾可以在美国或其他第三方的斡旋下通过对话解决,围绕耶路撒冷最终地位、约旦河西岸土地归属、加沙地带与约旦河西岸的关系、巴勒斯坦难民安置及水资源分配等敏感议题进行调解,推动实现和平。然而,近年来巴以和平的基础不断被瓦解,美国在过去十多年里几乎未曾认真推动过巴以谈判。与此同时,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持续扩建定居点,并通过国内立法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占领与管控,压缩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因此,重建巴以和平愿景、重新确立“两国方案”的政治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平解决巴以问题的重要前提。西方一些国家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正是这种思路的具体体现。“到底还要有多少无辜生命逝去,加沙才能实现停火?到底还要发生多少惨剧,人道物资才能畅通无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发出的“灵魂拷问”像一面镜子,映射出加沙地带残酷的现实。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导致当地出现饥荒,200万居民被迫流离失所。以色列的地区政策愈加强硬,即便面对第三方斡旋也鲜少妥协,导致停火谈判屡屡受阻。在其他热点问题上,以色列同样多线出击,不仅在叙利亚和黎巴嫩展开军事行动,还在海湾地区直接打击伊朗,甚至近期对卡塔尔境内目标实施攻击,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使国际社会对中东局势可能失控深感担忧。而这些令以色列收获的并非“更安全”,而是“更孤立”。美国目前依旧坚持片面维护以色列的外交、政治和军事利益。以色列依然可能基于自身战略与国家利益,坚持强硬的地区和外交政策。西方国家在承认巴勒斯坦国问题上要形成真正的合力仍面临障碍。然而,从长远来看,西方态度的转变代表着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愈发清晰。这种转变不仅会推动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政策调整,还将进一步夯实“两国方案”的政治原则,为承认巴勒斯坦国提供更坚实的法理基础与国际舆论支持。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赋予本届联大非同寻常的意义。22日举行的联大高级别会议,将为国际社会再次凝聚共识提供重要平台。作为巴以问题至关重要的第三方,美国的所作所为严重阻碍国际正义呼声的落实和停火的早日实现。国际社会形成的强大共识,充分反映出“两国方案”不是待选项,而是必选项;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时。相关国家应当重新审视其中东政策、履行国际责任,作出对生命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正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