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e9rHpyPcy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中国双节的“世界流量”耐人寻味/e3pmub6h5/e3prafm0g刚刚过去的国庆与中秋双节假期,中国上演了规模空前的人员流动和文旅消费活动,多项数据再次刷新纪录。交通运输部预计,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将达24.32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2%;国庆假期,地方菜抖音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76%,秋季饮品增长57%,住宿增长50%;截至10月7日18时40分,国庆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破17亿元……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引人注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将突破200万人次。中国的假日经济,正以其独特的节奏与温度,向世界传递着信心。中国承诺,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个双节的入境游热潮便是对这一承诺的生动注脚。去哪儿旅行大数据显示,“China Travel”热度持续走高,假期首日在国内乘坐飞机的外国旅客同比增长四成以上,飞往国内70个城市。向更多国家的普通公民实施免签或签证便利的进程,就是中国以更加透明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放承诺,为全球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注入新动力。每个外国游客在中国的行程,就是一段“实时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经历。从便利的高铁出行、便捷的移动支付,到无处不在的5G网络等,中国基础设施的巨大提升和经济民生的跨越式进步,为外国游客提供了高品质旅游体验。景点门票的在线预订、多语种公共交通指引、“即买即退”的离境退税政策等,都令外国游客感受到中国的独有魅力。 同样火热的,还有中国游客的出境游。相关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出境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超30%。在这个双节,无论是参团赴韩国享受首批免签待遇,还是加入小众的肯尼亚“观鸟路线”,或是去塞尔维亚体验一把“塞中兄弟情”,中国游客的出境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为迎接中国游客,泰国国家旅游局推出“中泰友好月”活动,欧洲多国简化了中国游客的签证流程。中国“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姿态,正使中国人在签证等方面获得越来越多的“对等待遇”。中国人出境游的增长,向世界传递出和平与友谊的信号和正能量。双节期间,中国的消费潜力集中爆发,文旅消费成为重要增长点。外国游客在中国购买特色文创产品、地方特产,还被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吸引,体验“夜经济”与美食文化,带动中国消费市场的繁荣。同样,中国游客的出境消费也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尤其是中国年轻消费者的新理念,包括“深度游”“文化游”等,带动目的地国家的小众景点开发和文化保护项目扩充。这种“双向奔赴”,其意义远不止于经济层面,更是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在中国游客走向世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如今中国国内无论是过春节、五一还是国庆长假,全世界都会知道并且关注,越来越多外国人希望分享中国人过节的快乐。中国的节日就是世界的节日,中国节日越来越具有世界价值。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双节的“世界流量”耐人寻味。正如我们在这个双节看到的真实一幕:中国的发展如此深刻地受益于这个全球化不可阻挡的世界,而与中国共享发展、共促和平的美好愿景,也广泛地存在于世界人民心中。175993722410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993722410812[]{"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
刚刚过去的国庆与中秋双节假期,中国上演了规模空前的人员流动和文旅消费活动,多项数据再次刷新纪录。交通运输部预计,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将达24.32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2%;国庆假期,地方菜抖音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76%,秋季饮品增长57%,住宿增长50%;截至10月7日18时40分,国庆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破17亿元……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引人注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将突破200万人次。中国的假日经济,正以其独特的节奏与温度,向世界传递着信心。中国承诺,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个双节的入境游热潮便是对这一承诺的生动注脚。去哪儿旅行大数据显示,“China Travel”热度持续走高,假期首日在国内乘坐飞机的外国旅客同比增长四成以上,飞往国内70个城市。向更多国家的普通公民实施免签或签证便利的进程,就是中国以更加透明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放承诺,为全球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注入新动力。每个外国游客在中国的行程,就是一段“实时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经历。从便利的高铁出行、便捷的移动支付,到无处不在的5G网络等,中国基础设施的巨大提升和经济民生的跨越式进步,为外国游客提供了高品质旅游体验。景点门票的在线预订、多语种公共交通指引、“即买即退”的离境退税政策等,都令外国游客感受到中国的独有魅力。 同样火热的,还有中国游客的出境游。相关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出境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超30%。在这个双节,无论是参团赴韩国享受首批免签待遇,还是加入小众的肯尼亚“观鸟路线”,或是去塞尔维亚体验一把“塞中兄弟情”,中国游客的出境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为迎接中国游客,泰国国家旅游局推出“中泰友好月”活动,欧洲多国简化了中国游客的签证流程。中国“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姿态,正使中国人在签证等方面获得越来越多的“对等待遇”。中国人出境游的增长,向世界传递出和平与友谊的信号和正能量。双节期间,中国的消费潜力集中爆发,文旅消费成为重要增长点。外国游客在中国购买特色文创产品、地方特产,还被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吸引,体验“夜经济”与美食文化,带动中国消费市场的繁荣。同样,中国游客的出境消费也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尤其是中国年轻消费者的新理念,包括“深度游”“文化游”等,带动目的地国家的小众景点开发和文化保护项目扩充。这种“双向奔赴”,其意义远不止于经济层面,更是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在中国游客走向世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如今中国国内无论是过春节、五一还是国庆长假,全世界都会知道并且关注,越来越多外国人希望分享中国人过节的快乐。中国的节日就是世界的节日,中国节日越来越具有世界价值。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双节的“世界流量”耐人寻味。正如我们在这个双节看到的真实一幕:中国的发展如此深刻地受益于这个全球化不可阻挡的世界,而与中国共享发展、共促和平的美好愿景,也广泛地存在于世界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