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f5s0QJDZa作者:李冠杰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李冠杰:英国应彻底告别“间谍案”闹剧/e3pmub6h5/e3pr9baf6近日,英国皇家检察署终止了对克里斯托弗·卡什和克里斯托弗·贝里被控“中国间谍”的审理司法流程,认为该案件没有足够的条件开庭审理,因为英国政府无法出具“中国是英国国家威胁”的证据。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该案件的“所有重点”应放在当时的保守党政府身上。言下之意,谁让保守党没有把中国定性为“敌人”呢!否则,这宗“间谍案”不会审理不下去。而保守党也不甘示弱,该党领袖巴德诺赫近日在保守党年度大会上公开表示,工党故意破坏这起诉讼案,因为斯塔默想“讨好中国”。 “以证据说话”还是“诉诸政治偏好”,这可能是执政者经常面临的现实选择难题。过去几年,英国保守党政府不断围绕所谓“中国间谍”议题炮制“中国威胁论”,其目标是借此整饬英国国内的政治生态,弥补其在“脱欧”事务上的政策错误,努力在“后脱欧时代”塑造英国的民族认同。于是,“外部威胁”便成了过去保守党政府执政的主要抓手,中国则不幸“躺枪”。 2021年,约翰逊政府把中国视作英国的“系统性竞争对手”。到2023年,苏纳克政府把中国看作是“划时代的挑战”。显然,这些表述需要一些数据和事实作为支撑。于是,英国政府开始对在英的中国企业和个人进行全方位审查。约翰逊政府在2020年宣布弃用华为的5G设备,决意在2027年前彻底拆除当时英国安装的华为设备。苏纳克政府在2023年推出《国家安全法》,从法律层面扩大危害英国国家安全的范围,明确界定了“间谍、破坏活动和为外国势力活动之人”的具体犯罪行为。军情五处处长麦卡勒姆更是在各种场合不断发表有关“中国间谍”的言论。 当时英国政府不只密切关注中国人在英国境内是否密谋损害英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还把重点放在了与中国密切接触的英国人身上,卡什和贝里这两位研究中国的人士便成了政治牺牲品。卡什是威斯敏斯特议会的研究人员,曾担任“中国研究小组”的主任,贝里则是牛津郡的一名教师。2023年3月,二人被捕,警方控告他们搜集“直接或间接对敌人有用的情报”。显然,这是保守党政府反华行动扩大化的直接后果。 然而问题的本质是,根据当时的英国法律,需要界定谁是英国的“敌人”。中国和英国是敌对关系吗?中国是英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吗?这些问题就连英国政府也并未弄明白,或者不敢单凭政治偏好就把中国定性为英国的“威胁”。过去保守党执政时期,虽然一些政客在非正式场合发表耸人听闻的“中国威胁”言论,但英国官方一直并未把“威胁”的标签加在中国身上。英国政府明白,一旦把中国视作“威胁”,英中之间的各种关系将面临实质性变化。更重要的是,英国无力对抗被视作“威胁”的中国。2024年斯塔默上台执政,在经历了一年的审查后,英国政府亦未公开定性中国是否是英国的“对立面”,只是以“竞争-合作-挑战”的原则模糊英国的对华战略。 然而在政党政治博弈之外,英国面临的国家难题并未得到丝毫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提振英国经济。斯塔默上台后,虽然采取了军事凯恩斯主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但英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乏力。2025年第一季度,英国的GDP增速为0.7%,第二季度下降为0.3%。斯塔默政府亟需通过外交合作开拓市场。在此背景下,维持对华关系稳定符合英国国家利益,而非短期政治诉求。确保对华政策理性务实才是英国政府的理性选择。未来,斯塔默政府需要真正走出过去保守党对华方针的阴影,加强对华接触,让中英关系行稳致远。(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欧盟研究中心特聘专家)176003463792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60051216989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近日,英国皇家检察署终止了对克里斯托弗·卡什和克里斯托弗·贝里被控“中国间谍”的审理司法流程,认为该案件没有足够的条件开庭审理,因为英国政府无法出具“中国是英国国家威胁”的证据。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该案件的“所有重点”应放在当时的保守党政府身上。言下之意,谁让保守党没有把中国定性为“敌人”呢!否则,这宗“间谍案”不会审理不下去。而保守党也不甘示弱,该党领袖巴德诺赫近日在保守党年度大会上公开表示,工党故意破坏这起诉讼案,因为斯塔默想“讨好中国”。 “以证据说话”还是“诉诸政治偏好”,这可能是执政者经常面临的现实选择难题。过去几年,英国保守党政府不断围绕所谓“中国间谍”议题炮制“中国威胁论”,其目标是借此整饬英国国内的政治生态,弥补其在“脱欧”事务上的政策错误,努力在“后脱欧时代”塑造英国的民族认同。于是,“外部威胁”便成了过去保守党政府执政的主要抓手,中国则不幸“躺枪”。 2021年,约翰逊政府把中国视作英国的“系统性竞争对手”。到2023年,苏纳克政府把中国看作是“划时代的挑战”。显然,这些表述需要一些数据和事实作为支撑。于是,英国政府开始对在英的中国企业和个人进行全方位审查。约翰逊政府在2020年宣布弃用华为的5G设备,决意在2027年前彻底拆除当时英国安装的华为设备。苏纳克政府在2023年推出《国家安全法》,从法律层面扩大危害英国国家安全的范围,明确界定了“间谍、破坏活动和为外国势力活动之人”的具体犯罪行为。军情五处处长麦卡勒姆更是在各种场合不断发表有关“中国间谍”的言论。 当时英国政府不只密切关注中国人在英国境内是否密谋损害英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还把重点放在了与中国密切接触的英国人身上,卡什和贝里这两位研究中国的人士便成了政治牺牲品。卡什是威斯敏斯特议会的研究人员,曾担任“中国研究小组”的主任,贝里则是牛津郡的一名教师。2023年3月,二人被捕,警方控告他们搜集“直接或间接对敌人有用的情报”。显然,这是保守党政府反华行动扩大化的直接后果。 然而问题的本质是,根据当时的英国法律,需要界定谁是英国的“敌人”。中国和英国是敌对关系吗?中国是英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吗?这些问题就连英国政府也并未弄明白,或者不敢单凭政治偏好就把中国定性为英国的“威胁”。过去保守党执政时期,虽然一些政客在非正式场合发表耸人听闻的“中国威胁”言论,但英国官方一直并未把“威胁”的标签加在中国身上。英国政府明白,一旦把中国视作“威胁”,英中之间的各种关系将面临实质性变化。更重要的是,英国无力对抗被视作“威胁”的中国。2024年斯塔默上台执政,在经历了一年的审查后,英国政府亦未公开定性中国是否是英国的“对立面”,只是以“竞争-合作-挑战”的原则模糊英国的对华战略。 然而在政党政治博弈之外,英国面临的国家难题并未得到丝毫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提振英国经济。斯塔默上台后,虽然采取了军事凯恩斯主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但英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乏力。2025年第一季度,英国的GDP增速为0.7%,第二季度下降为0.3%。斯塔默政府亟需通过外交合作开拓市场。在此背景下,维持对华关系稳定符合英国国家利益,而非短期政治诉求。确保对华政策理性务实才是英国政府的理性选择。未来,斯塔默政府需要真正走出过去保守党对华方针的阴影,加强对华接触,让中英关系行稳致远。(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欧盟研究中心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