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hamS7wzGB作者:许庆红 林恒宇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许庆红、林恒宇:跨国建“链”,中印尼合作韧性缩影/e3pmub6h5/e3pr9baf6今年是中印尼建交75周年。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第四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正在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印尼不仅拥有全球最丰富的镍矿资源,还是连接亚洲与太平洋市场的枢纽地带,这使它在新能源原材料生产和产业链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今年8月,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印尼调研组前往雅加达及周边产业园区开展第二期“海外中资企业与员工调查”。我们注意到,在印尼的中资企业正从电池产业链、整车制造以及人才本地化培养等全方位发力,它们在地化战略实践正在深刻塑造着印尼新能源产业乃至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成为中印尼合作的重要方向。印尼境内丰富的镍矿储量为原料生产和加工制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早在21世纪初,中国的青山控股集团和江苏德龙镍业就出海印尼,逐步带动印尼当地镍矿产业和冶炼技术的发展,印尼在全球电池制造领域的话语权日渐凸显。今年6月,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宣布投资59亿美元打造东南亚首个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印尼动力电池生态系统项目,并称“愿与中国伙伴携手推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项目”。印尼掌握的优质资源和先进冶炼技术,让中资企业在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出口限制乃至全球矿产资源争夺中拥有相对主动的成本控制与供给保障能力。 在电池制造环节逐步站稳的同时,中资企业在整车生产和制造方面也取得明显突破。五菱汽车是较早进入印尼市场的中资整车企业,自2015年落地以来,五菱经历了与日系车企的激烈竞争,在2020年加快从传统燃油向电动制造转型后,五菱在新能源车型生产上取得突破,已带领17家中国产业链企业“走出去”,还开发超100家印尼本土供应商,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配套。不仅如此,中资企业还积极与印度尼西亚大学、万隆理工学院以及国内吉林大学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通过技术培训、实习就业和专业知识讲座等内容加速人才落地和本地化融入。目前,中国品牌在印尼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占据相当的份额。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小鹏、五菱等车企在印尼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合计超过2万辆。然而,从印尼汽车市场总体占有率来看,日本车企的市场占有率仍处于九成的主体地位。总体而言,中资企业在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已超越单纯的产能输出和技术输出,逐步在镍矿、电池和整车制造环节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从跨国建厂到跨国建“链”,中资企业为印尼市场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也让中国品牌在与日韩企业的竞争中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随着印尼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中资企业应进一步重视合规经营,深化与政府、本地供应商的合作;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与工会和社区建立和谐关系;同时通过商协会建立行业自律规则,规避同行内部不当竞争。中国车企有望在印尼新能源汽车版图中实现更深层次的“嵌入式”成长,为中印尼“一带一路”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作者分别是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研究员,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176029476919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6031009339611[]{"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今年是中印尼建交75周年。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第四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正在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印尼不仅拥有全球最丰富的镍矿资源,还是连接亚洲与太平洋市场的枢纽地带,这使它在新能源原材料生产和产业链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今年8月,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印尼调研组前往雅加达及周边产业园区开展第二期“海外中资企业与员工调查”。我们注意到,在印尼的中资企业正从电池产业链、整车制造以及人才本地化培养等全方位发力,它们在地化战略实践正在深刻塑造着印尼新能源产业乃至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成为中印尼合作的重要方向。印尼境内丰富的镍矿储量为原料生产和加工制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早在21世纪初,中国的青山控股集团和江苏德龙镍业就出海印尼,逐步带动印尼当地镍矿产业和冶炼技术的发展,印尼在全球电池制造领域的话语权日渐凸显。今年6月,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宣布投资59亿美元打造东南亚首个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印尼动力电池生态系统项目,并称“愿与中国伙伴携手推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项目”。印尼掌握的优质资源和先进冶炼技术,让中资企业在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出口限制乃至全球矿产资源争夺中拥有相对主动的成本控制与供给保障能力。 在电池制造环节逐步站稳的同时,中资企业在整车生产和制造方面也取得明显突破。五菱汽车是较早进入印尼市场的中资整车企业,自2015年落地以来,五菱经历了与日系车企的激烈竞争,在2020年加快从传统燃油向电动制造转型后,五菱在新能源车型生产上取得突破,已带领17家中国产业链企业“走出去”,还开发超100家印尼本土供应商,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配套。不仅如此,中资企业还积极与印度尼西亚大学、万隆理工学院以及国内吉林大学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通过技术培训、实习就业和专业知识讲座等内容加速人才落地和本地化融入。目前,中国品牌在印尼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占据相当的份额。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小鹏、五菱等车企在印尼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合计超过2万辆。然而,从印尼汽车市场总体占有率来看,日本车企的市场占有率仍处于九成的主体地位。总体而言,中资企业在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已超越单纯的产能输出和技术输出,逐步在镍矿、电池和整车制造环节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从跨国建厂到跨国建“链”,中资企业为印尼市场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也让中国品牌在与日韩企业的竞争中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随着印尼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中资企业应进一步重视合规经营,深化与政府、本地供应商的合作;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与工会和社区建立和谐关系;同时通过商协会建立行业自律规则,规避同行内部不当竞争。中国车企有望在印尼新能源汽车版图中实现更深层次的“嵌入式”成长,为中印尼“一带一路”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作者分别是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研究员,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