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iL0iPKrJN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从北京再出发,开创全球妇女事业的新篇章/e3pmub6h5/e3prafm0g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110余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副总理级官员、部长级代表、联合国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外国驻华使节等共襄盛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 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呼吁各方重温北京世妇会初心,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广阔道路、采取更务实行动,并提出4点重要建议,为世界妇女发展贡献中国方案。这一讲话受到与会各方的高度评价,舆论普遍认为,此次峰会将树立世界妇女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30年前,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那是全球政治格局重塑之际召开的一场意义重大的妇女大会。它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妇女权利即人权”的共识,推动性别平等成为全球治理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议题;《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各国妇女政策提供了系统框架,奠定了此后30年国际妇女事业的行动基石。自此,“平等、发展与和平”成为全球妇女事业的共同目标,也使“北京精神”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理念。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如果说30年前,北京见证了世界妇女追求平等的决心,那么30年后的今天,世界则看到了中国以行践诺、为推进妇女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的大国担当。多年来,中国积极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机遇和保障,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20多万名女性人才,探索开展面向国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小而美”公益项目。无论是在全球减贫事业中,还是在共建“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内,中国促进世界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案例遍布全球。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4点建议,包括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将妇女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与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一脉相承,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妇女事业领域的生动实践。这些建议既高屋建瓴,也脚踏实地,中国不仅以实际行动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助力,更从价值理念上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公共产品。从北京到北京,全球妇女峰会让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历史的回响,一种对30年前北京世妇会精神的继承,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系统宣示。如今的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战争与冲突频仍,贫富与性别差距交织,气候变化、科技鸿沟、数字安全等新议题不断涌现,妇女事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复杂挑战。北京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重新回答全球妇女事业如何在动荡中“保持进步、避免倒退”的重大问题,恰逢其时,也意义非凡。在峰会发表的主席声明中,各方对中国贡献高度评价,积极赞赏中国支持全球妇女发展事业的重要举措。这不仅得益于中方一以贯之的负责任态度,更是来自于中国发展理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在国内,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自然要惠及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在国际上,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共商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人们完全相信,“退群”“政策急刹车”等不负责任的做法绝不会在中国身上出现。此次峰会向世界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实实在在地促进性别平等、实现妇女全面发展,始终是全球共同的事业与道义担当。它以中国为平台,凝聚起来自全球南北的力量,重新激活《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时代生命力,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能。可以预见,从北京出发的这条道路,将延伸向更平等、更公正、更美好的未来——让“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理念,再次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行之路。176037240172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6037240172112[]{"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110余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副总理级官员、部长级代表、联合国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外国驻华使节等共襄盛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 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呼吁各方重温北京世妇会初心,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广阔道路、采取更务实行动,并提出4点重要建议,为世界妇女发展贡献中国方案。这一讲话受到与会各方的高度评价,舆论普遍认为,此次峰会将树立世界妇女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30年前,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那是全球政治格局重塑之际召开的一场意义重大的妇女大会。它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妇女权利即人权”的共识,推动性别平等成为全球治理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议题;《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各国妇女政策提供了系统框架,奠定了此后30年国际妇女事业的行动基石。自此,“平等、发展与和平”成为全球妇女事业的共同目标,也使“北京精神”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理念。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如果说30年前,北京见证了世界妇女追求平等的决心,那么30年后的今天,世界则看到了中国以行践诺、为推进妇女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的大国担当。多年来,中国积极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机遇和保障,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20多万名女性人才,探索开展面向国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小而美”公益项目。无论是在全球减贫事业中,还是在共建“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内,中国促进世界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案例遍布全球。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4点建议,包括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将妇女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与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一脉相承,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妇女事业领域的生动实践。这些建议既高屋建瓴,也脚踏实地,中国不仅以实际行动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助力,更从价值理念上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公共产品。从北京到北京,全球妇女峰会让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历史的回响,一种对30年前北京世妇会精神的继承,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系统宣示。如今的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战争与冲突频仍,贫富与性别差距交织,气候变化、科技鸿沟、数字安全等新议题不断涌现,妇女事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复杂挑战。北京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重新回答全球妇女事业如何在动荡中“保持进步、避免倒退”的重大问题,恰逢其时,也意义非凡。在峰会发表的主席声明中,各方对中国贡献高度评价,积极赞赏中国支持全球妇女发展事业的重要举措。这不仅得益于中方一以贯之的负责任态度,更是来自于中国发展理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在国内,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自然要惠及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在国际上,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共商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人们完全相信,“退群”“政策急刹车”等不负责任的做法绝不会在中国身上出现。此次峰会向世界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实实在在地促进性别平等、实现妇女全面发展,始终是全球共同的事业与道义担当。它以中国为平台,凝聚起来自全球南北的力量,重新激活《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时代生命力,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能。可以预见,从北京出发的这条道路,将延伸向更平等、更公正、更美好的未来——让“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理念,再次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