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kuOUTV6ZD作者:王友明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王友明:拉美地缘政治呈现三大新动向/e3pmub6h5/e3pr9baf6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15日确认,他已授权中央情报局在委内瑞拉进行秘密行动。这被认为“标志着美国对马杜罗政府的施压急剧升级”。委内瑞拉政府则表示,美国的行动“旨在使以夺取该国石油资源为目标的‘政权更迭’行动合法化”。美国以打击毒品犯罪名义进行的一系列针对委内瑞拉的行动,已经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国在拉美推行“炮舰政策”的担忧。与此同时,拉美多国相继进入大选新周期,左右博弈张力空前,提前打响选战,力图将本地区政治生态引入自己主控轨道。秘鲁国会近日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对总统博鲁阿尔特的弹劾动议,解除其总统职务。在此背景下,拉美地缘政治呈现诸多新动向。第一,拉美迎来新一轮左右对决战。近来,拉美多国相继进入“大选时间”。玻利维亚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将于10月19日举行。执政长达20年的左翼政党已提前出局,新总统将在中右翼的帕斯和右翼的基罗加之间产生。11月,智利将举行总统首轮选举,中左翼候选人哈拉将迎战右翼阵营热门人选卡斯特和马赛。同月,洪都拉斯也将迎来总统大选,左右选情胶着,右翼候选人阿斯夫拉发誓击败左翼阵营任何候选人。值得关注的是,哥伦比亚、秘鲁和地区左翼领头羊巴西明年将举行总统大选,左右势力已经提前开启角力序幕。哥伦比亚右翼总统候选人遭枪击身亡引发政治危机,左右较量变数增加。上述国家均为左翼执政,一旦多国失守,地区“一片粉红”的政治版图将被改写。 从近年来左右对决的历程来看,双方缠斗异常激烈,彼此势均力敌,均不能通过一次性对决将对方置于死地。拉美政坛的左右博弈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左右政党大多已不再能长期执政,非左即右的轮替效应加快;二是任何一方均不能以较大优势赢得总统宝座,大多在第二轮以微弱优势胜选;三是胜方虽然取得执政地位但往往失去议会控制权,形成“朝小野大”的政治架构。第二,地区“资源民族主义”加速抬升。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拉美此轮大选的重要议题,左右均打“资源牌”,指责对方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失策和不力,誓言若胜选,必将资源能源利益最大化,且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拉美是全球资源能源的富集区,也是全球资本争相竞逐的主要目的地。近年来,全球大国围绕锂、稀土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争夺和控制日趋激烈,引发拉美“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地区国家针对矿产资源的政治化举措主要有四种形态:一是大规模国有化;二是“半国有化”或部分国有化;三是限制外国资本比例;四是允许投资,但附加环保、劳工、税收等诸多苛刻条件。在此情形下,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锂三角”国家不再满足既往的资源出口模式,三国制定新规要求外资在当地建厂且转移技术,力图以矿产资源的高附加值提升自身的全球竞争力,希冀借此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进程。同样,稀土资源丰富的巴西近日宣布,“重要资源勘探必须获得授权,且全程处于政府监管之下,任何企业不得擅自出售矿产”。不少分析认为,巴西此举意在控制稀土出口,以增加反制他国关税制裁的工具。第三,美拉关系呈现“新门罗主义”特征。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其对拉政策不但迥异于拜登时期的“怀柔”特色,也不同于其第一任期的“胡萝卜+大棒”政策,而是推行以“大棒”为主的胁迫外交新政策。美国新版“门罗主义”具有四大特征。一是西半球战略在美国外交棋局中的位置显著提升。囿于自信能控制“后院”,美国并未将西半球定位为全球战略重点,但特朗普2.0时期开启后,美国大幅回调对外政策,聚集内务和家门口事务。西半球战略的重要性相较于“印太”和欧洲有所提升,拉美因此成为西半球战略安全的焦点。二是在拉美加力“打左拉右”。美国对拉美新政策并未放弃以意识形态划线的价值观外交,也未放弃打着“国家重构”旗号的干涉主义。在拉美,美国重点打击委内瑞拉、古巴等左翼“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国家,大力扶持阿根廷米莱右翼政权以及巴西博索纳罗右翼势力,意图在拉美大选年助力右翼变天,改变拉美左翼掌控的政治版图。三是胁迫拉美国家“去中国化”。美国将拉美视为自身“后院”,警惕中国影响力在拉美的上升,意图胁迫拉美国家疏离中国,诱拉阿根廷与中国中断货币互换协议,迫使巴拿马停止续签“一带一路”倡议。美国政要频访拉美,威逼一些国家远离中国,确保其西半球战略屏障“绝对安全”。四是移民、贩毒成为美国拉美事务的优先议程。美国以拉美国家是否配合遣返移民、打击贩毒划定亲疏,借此更迭他国政权、觊觎他国资源。这次被问及为何授权中情局在委内瑞拉开展行动时,美方的理由就是“委内瑞拉人移民美国和贩毒”。授权中情局在委内瑞拉活动、重兵部署委内瑞拉近海,武力袭击委船只并计划空袭委领土等,凸显美国以大棒开道的“后院”新政,“门罗主义”再次以霸凌姿态回归。然而,美国这样的武力胁迫新政策正值拉美国家战略自主抬升之际,公然侵犯他国主权和尊严,不但将强化委国内同仇敌忾的民意基础,也容易引发拉美左翼国家抱团联动的反美情结。在此背景下,美国借打击移民和贩毒的名义试图更迭他国政权并非易事。概言之,拉美地缘政治新动向是国际大变局下拉美地区秩序重构的直接体现,左右之间一轮又一轮的对决构成拉美独特的政治“钟摆效应”。资源民族主义的抬升成为拉美国家凭借富集资源融入全球产供链主流体系的注脚。新形势下,西半球战略在美国外交棋局中地位的提升,将美拉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带入更加复杂多变的新局面。(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拉美学会常务理事)176064004289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6065530169011[]{"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15日确认,他已授权中央情报局在委内瑞拉进行秘密行动。这被认为“标志着美国对马杜罗政府的施压急剧升级”。委内瑞拉政府则表示,美国的行动“旨在使以夺取该国石油资源为目标的‘政权更迭’行动合法化”。美国以打击毒品犯罪名义进行的一系列针对委内瑞拉的行动,已经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国在拉美推行“炮舰政策”的担忧。与此同时,拉美多国相继进入大选新周期,左右博弈张力空前,提前打响选战,力图将本地区政治生态引入自己主控轨道。秘鲁国会近日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对总统博鲁阿尔特的弹劾动议,解除其总统职务。在此背景下,拉美地缘政治呈现诸多新动向。第一,拉美迎来新一轮左右对决战。近来,拉美多国相继进入“大选时间”。玻利维亚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将于10月19日举行。执政长达20年的左翼政党已提前出局,新总统将在中右翼的帕斯和右翼的基罗加之间产生。11月,智利将举行总统首轮选举,中左翼候选人哈拉将迎战右翼阵营热门人选卡斯特和马赛。同月,洪都拉斯也将迎来总统大选,左右选情胶着,右翼候选人阿斯夫拉发誓击败左翼阵营任何候选人。值得关注的是,哥伦比亚、秘鲁和地区左翼领头羊巴西明年将举行总统大选,左右势力已经提前开启角力序幕。哥伦比亚右翼总统候选人遭枪击身亡引发政治危机,左右较量变数增加。上述国家均为左翼执政,一旦多国失守,地区“一片粉红”的政治版图将被改写。 从近年来左右对决的历程来看,双方缠斗异常激烈,彼此势均力敌,均不能通过一次性对决将对方置于死地。拉美政坛的左右博弈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左右政党大多已不再能长期执政,非左即右的轮替效应加快;二是任何一方均不能以较大优势赢得总统宝座,大多在第二轮以微弱优势胜选;三是胜方虽然取得执政地位但往往失去议会控制权,形成“朝小野大”的政治架构。第二,地区“资源民族主义”加速抬升。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拉美此轮大选的重要议题,左右均打“资源牌”,指责对方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失策和不力,誓言若胜选,必将资源能源利益最大化,且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拉美是全球资源能源的富集区,也是全球资本争相竞逐的主要目的地。近年来,全球大国围绕锂、稀土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争夺和控制日趋激烈,引发拉美“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地区国家针对矿产资源的政治化举措主要有四种形态:一是大规模国有化;二是“半国有化”或部分国有化;三是限制外国资本比例;四是允许投资,但附加环保、劳工、税收等诸多苛刻条件。在此情形下,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锂三角”国家不再满足既往的资源出口模式,三国制定新规要求外资在当地建厂且转移技术,力图以矿产资源的高附加值提升自身的全球竞争力,希冀借此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进程。同样,稀土资源丰富的巴西近日宣布,“重要资源勘探必须获得授权,且全程处于政府监管之下,任何企业不得擅自出售矿产”。不少分析认为,巴西此举意在控制稀土出口,以增加反制他国关税制裁的工具。第三,美拉关系呈现“新门罗主义”特征。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其对拉政策不但迥异于拜登时期的“怀柔”特色,也不同于其第一任期的“胡萝卜+大棒”政策,而是推行以“大棒”为主的胁迫外交新政策。美国新版“门罗主义”具有四大特征。一是西半球战略在美国外交棋局中的位置显著提升。囿于自信能控制“后院”,美国并未将西半球定位为全球战略重点,但特朗普2.0时期开启后,美国大幅回调对外政策,聚集内务和家门口事务。西半球战略的重要性相较于“印太”和欧洲有所提升,拉美因此成为西半球战略安全的焦点。二是在拉美加力“打左拉右”。美国对拉美新政策并未放弃以意识形态划线的价值观外交,也未放弃打着“国家重构”旗号的干涉主义。在拉美,美国重点打击委内瑞拉、古巴等左翼“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国家,大力扶持阿根廷米莱右翼政权以及巴西博索纳罗右翼势力,意图在拉美大选年助力右翼变天,改变拉美左翼掌控的政治版图。三是胁迫拉美国家“去中国化”。美国将拉美视为自身“后院”,警惕中国影响力在拉美的上升,意图胁迫拉美国家疏离中国,诱拉阿根廷与中国中断货币互换协议,迫使巴拿马停止续签“一带一路”倡议。美国政要频访拉美,威逼一些国家远离中国,确保其西半球战略屏障“绝对安全”。四是移民、贩毒成为美国拉美事务的优先议程。美国以拉美国家是否配合遣返移民、打击贩毒划定亲疏,借此更迭他国政权、觊觎他国资源。这次被问及为何授权中情局在委内瑞拉开展行动时,美方的理由就是“委内瑞拉人移民美国和贩毒”。授权中情局在委内瑞拉活动、重兵部署委内瑞拉近海,武力袭击委船只并计划空袭委领土等,凸显美国以大棒开道的“后院”新政,“门罗主义”再次以霸凌姿态回归。然而,美国这样的武力胁迫新政策正值拉美国家战略自主抬升之际,公然侵犯他国主权和尊严,不但将强化委国内同仇敌忾的民意基础,也容易引发拉美左翼国家抱团联动的反美情结。在此背景下,美国借打击移民和贩毒的名义试图更迭他国政权并非易事。概言之,拉美地缘政治新动向是国际大变局下拉美地区秩序重构的直接体现,左右之间一轮又一轮的对决构成拉美独特的政治“钟摆效应”。资源民族主义的抬升成为拉美国家凭借富集资源融入全球产供链主流体系的注脚。新形势下,西半球战略在美国外交棋局中地位的提升,将美拉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带入更加复杂多变的新局面。(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拉美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