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ppSDmaAxc作者:洪云鑫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洪云鑫:日本政坛“小党变量”影响日增/e3pmub6h5/e3pr9baf6在日本维新会支持下,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终于顺利成为日本宪政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不过,较之此前维系长达26年的自民党和公明党结盟关系,自维两党虽同为右派政党,合作基础却被认为相对脆弱。而这次公明党的“退”和日本维新会的“进”,也表明“小党变量”对日本政坛走向的影响日益增大。 首先,自维两党在国政选举中的合作空间狭窄。此前自公执政联盟之所以能长期维系,原因在于两党的支持群体具有互相补充的效果。相较之下,自维两党在众议院289个小选区中的155个选区都处于竞争状态。而且,日本维新会要求自民党在今后短时间内实施政治改革,其中包括削减10%的众议院议席。当前众议院共有465个议席,削减10%意味着有近50个现任议员今后可能失去国政议员身份,这无疑将触及各政党尤其是执政党自民党的切身利益。为此,自民党提出希望将削减众议院议席定数一事与其他中小政党进行协商,主张不应操之过急,实际就是对日本维新会的拖延之举。 其次,自维两党存在严重的党际对立且协调不力。虽然日本维新会是右派政党且政治光谱较之自民党更偏右,也主张修宪,但自民党在前首相安倍时期未能与日本维新会就修宪问题进行合作,原因在于日本维新会长期试图取代自民党的执政地位,因此两党此前实际上是某种“敌对”关系。在自民党内部,目前能与日本维新会就两党政策进行协调的只有高市早苗等少数几人。与日本维新会关系密切的菅义伟被高市排除在政权核心之外,受菅义伟支持的小泉进次郎虽然也与日本维新会接触颇深,但因此番被任命为防卫大臣而很可能无暇顾及党务,进而难以在与日本维新会协调关系方面发挥作用。 最后,日本维新会尚未下定决心与自民党深度绑定。高市早苗最初希望前者派员加入内阁,但日本维新会予以拒绝,仅同意在政策协调等方面进行“阁外合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本维新会看到自民党当前陷入颓势,若派成员加入高市内阁,将会受到高市执政期内内阁决议的连带约束力影响。如此一来,日本维新会便无法在执政联盟中保持政策自主性,而且一旦高市执政期内自民党再度失势,抑或爆出政治丑闻或在执政方针上出现重大纰漏,日本维新会的政党影响力尤其议席数量可能受到牵连。 事实也是如此,在失去公明党作为长期执政盟友的背景下,自民党被认为有较大概率在下一次国政选举中失去更多议席。根据测算,自民党在2024年10月日本众议院选举小选区中获得的132个议席中,可能会有52个因为失去公明党的支持而流失,其中39席或将为目前最大的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获得。由于立宪民主党已在众议院拥有148个议席,如此一来,该党将可能成为未来众议院的第一大党并实现政权交替。正是由于自民党在今后国政选举中存在再度败北的可能性,日本维新会才主动选择在联合执政时保持“阁外合作”,与自民党保持一定距离。 由是,自维执政联盟并非出于政党理念一致,而更像是“临时拼凑”的产物。为了顺利当选首相,高市早苗向日本维新会做了诸多让步,随着她开始执掌“日本丸”,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的合作关系是否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仍然有待观察。这种现实意味着“小党变量”影响还将持续,一旦自民党未能妥善处理与日本维新会的合作关系,日本政坛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再度出现动荡。(作者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学者) 176115231129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6117232649211[]{"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在日本维新会支持下,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终于顺利成为日本宪政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不过,较之此前维系长达26年的自民党和公明党结盟关系,自维两党虽同为右派政党,合作基础却被认为相对脆弱。而这次公明党的“退”和日本维新会的“进”,也表明“小党变量”对日本政坛走向的影响日益增大。 首先,自维两党在国政选举中的合作空间狭窄。此前自公执政联盟之所以能长期维系,原因在于两党的支持群体具有互相补充的效果。相较之下,自维两党在众议院289个小选区中的155个选区都处于竞争状态。而且,日本维新会要求自民党在今后短时间内实施政治改革,其中包括削减10%的众议院议席。当前众议院共有465个议席,削减10%意味着有近50个现任议员今后可能失去国政议员身份,这无疑将触及各政党尤其是执政党自民党的切身利益。为此,自民党提出希望将削减众议院议席定数一事与其他中小政党进行协商,主张不应操之过急,实际就是对日本维新会的拖延之举。 其次,自维两党存在严重的党际对立且协调不力。虽然日本维新会是右派政党且政治光谱较之自民党更偏右,也主张修宪,但自民党在前首相安倍时期未能与日本维新会就修宪问题进行合作,原因在于日本维新会长期试图取代自民党的执政地位,因此两党此前实际上是某种“敌对”关系。在自民党内部,目前能与日本维新会就两党政策进行协调的只有高市早苗等少数几人。与日本维新会关系密切的菅义伟被高市排除在政权核心之外,受菅义伟支持的小泉进次郎虽然也与日本维新会接触颇深,但因此番被任命为防卫大臣而很可能无暇顾及党务,进而难以在与日本维新会协调关系方面发挥作用。 最后,日本维新会尚未下定决心与自民党深度绑定。高市早苗最初希望前者派员加入内阁,但日本维新会予以拒绝,仅同意在政策协调等方面进行“阁外合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本维新会看到自民党当前陷入颓势,若派成员加入高市内阁,将会受到高市执政期内内阁决议的连带约束力影响。如此一来,日本维新会便无法在执政联盟中保持政策自主性,而且一旦高市执政期内自民党再度失势,抑或爆出政治丑闻或在执政方针上出现重大纰漏,日本维新会的政党影响力尤其议席数量可能受到牵连。 事实也是如此,在失去公明党作为长期执政盟友的背景下,自民党被认为有较大概率在下一次国政选举中失去更多议席。根据测算,自民党在2024年10月日本众议院选举小选区中获得的132个议席中,可能会有52个因为失去公明党的支持而流失,其中39席或将为目前最大的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获得。由于立宪民主党已在众议院拥有148个议席,如此一来,该党将可能成为未来众议院的第一大党并实现政权交替。正是由于自民党在今后国政选举中存在再度败北的可能性,日本维新会才主动选择在联合执政时保持“阁外合作”,与自民党保持一定距离。 由是,自维执政联盟并非出于政党理念一致,而更像是“临时拼凑”的产物。为了顺利当选首相,高市早苗向日本维新会做了诸多让步,随着她开始执掌“日本丸”,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的合作关系是否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仍然有待观察。这种现实意味着“小党变量”影响还将持续,一旦自民党未能妥善处理与日本维新会的合作关系,日本政坛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再度出现动荡。(作者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