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u4Wuo6E2O作者:葛红亮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葛红亮:东盟以合作韧性引领区域未来/e3pmub6h5/e3pr9baf610月26日至28日,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在此期间,吸引媒体聚焦的除东帝汶入盟和东盟再次扩员外,还有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正式签署。这意味着,自今年4月美国政府“对等关税”提出以来,世界经济变局的加速演进与周边格局所形成的深度联动进一步呈现。 在此背景下,东盟国家是“对等关税”的重灾区,却也是当前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展现前所未有的战略自主和高度自信心,在塑造地区韧性、包容发展和共同维护全球多边经贸秩序方面与中国等国家既有高度共识,更有一致行动。 如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领域尤为显著。这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其一,全球化传统发展的时代正在趋向终结,在面临“逆全球化”等诸多挑战的同时,呈现出区域化和多中心化的特点;其二,全球经济发展的动能受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正处在转换的窗口期,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与智能经济等经济新领域正在跃升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抢占的高地;其三,国家间经济合作与往来日渐呈现出政治化、安全化的色彩,西方国家的“小院高墙”“友岸外包”“中国+1”包含着满满的对华“脱钩断链”意图。“对等关税”更是前所未有地展现了美国对全球经贸伙伴的霸凌,大国战略竞争与安全博弈在国际经济方面呈现得越来越淋漓尽致。世界经济变局的加速演进正在东南亚上演,而东盟地区国家一方面沦为“对等关税”的重灾区,另一方面却以其亮眼的经济发展成就与韧性,展示出作为中间地带和枢纽的角色。 “对等关税”无疑是今年东盟国家对外经济议程中的核心议题之一。这一议题的凸显,深层根源在于东南亚地区在全球经济合作中扮演的独特角色——作为产业链、价值链与分工链的中间枢纽。在大国战略博弈的背景下,这一区位优势曾为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带来显著红利,使其成为国际资本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不仅如此,越南等地区国家也正在跃升为世界新兴的生产工厂和贸易通道,包括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在内的贸易在东南亚国家国际经济合作中占据着很高的比例。 面对世界经济变局和不断增强的“选边站”压力,东盟国家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战略自主和韧性,以巩固自身“中心性”地位为依据,以发展的韧性及包容为原则和目标推进区域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 为实现这一目标,东盟国家对内强化经济共同体建设,例如推动《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第二议定书的修订。对外,东盟则致力于深化现有合作、拓展新伙伴关系,以编织新的国际贸易网络来增强区域韧性。 建立和推动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全面生效落实及其持续深化是近些年来东盟以自身为中心增强区域发展韧性与包容性极具代表性的举措,而依据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所言,马来西亚举办第五届RCEP领导人峰会将继续为该协定的落实与深化注入新动力。 今年,东盟与中国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谈判与签署,以自贸区3.0版的“蝶变”来直面世界经济变局加速演进和“逆全球化”“对等关税”等外部挑战,紧扣新科技革命、工业4.0的大潮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 作为双向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拓展与成熟的同时,也双向展现出对包容与韧性的坚定承诺,更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五大经济体的地位共同成为区域发展韧性与包容性进步的关键支柱。(作者是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176159407756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61605826766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10月26日至28日,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在此期间,吸引媒体聚焦的除东帝汶入盟和东盟再次扩员外,还有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正式签署。这意味着,自今年4月美国政府“对等关税”提出以来,世界经济变局的加速演进与周边格局所形成的深度联动进一步呈现。 在此背景下,东盟国家是“对等关税”的重灾区,却也是当前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展现前所未有的战略自主和高度自信心,在塑造地区韧性、包容发展和共同维护全球多边经贸秩序方面与中国等国家既有高度共识,更有一致行动。 如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领域尤为显著。这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其一,全球化传统发展的时代正在趋向终结,在面临“逆全球化”等诸多挑战的同时,呈现出区域化和多中心化的特点;其二,全球经济发展的动能受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正处在转换的窗口期,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与智能经济等经济新领域正在跃升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抢占的高地;其三,国家间经济合作与往来日渐呈现出政治化、安全化的色彩,西方国家的“小院高墙”“友岸外包”“中国+1”包含着满满的对华“脱钩断链”意图。“对等关税”更是前所未有地展现了美国对全球经贸伙伴的霸凌,大国战略竞争与安全博弈在国际经济方面呈现得越来越淋漓尽致。世界经济变局的加速演进正在东南亚上演,而东盟地区国家一方面沦为“对等关税”的重灾区,另一方面却以其亮眼的经济发展成就与韧性,展示出作为中间地带和枢纽的角色。 “对等关税”无疑是今年东盟国家对外经济议程中的核心议题之一。这一议题的凸显,深层根源在于东南亚地区在全球经济合作中扮演的独特角色——作为产业链、价值链与分工链的中间枢纽。在大国战略博弈的背景下,这一区位优势曾为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带来显著红利,使其成为国际资本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不仅如此,越南等地区国家也正在跃升为世界新兴的生产工厂和贸易通道,包括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在内的贸易在东南亚国家国际经济合作中占据着很高的比例。 面对世界经济变局和不断增强的“选边站”压力,东盟国家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战略自主和韧性,以巩固自身“中心性”地位为依据,以发展的韧性及包容为原则和目标推进区域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 为实现这一目标,东盟国家对内强化经济共同体建设,例如推动《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第二议定书的修订。对外,东盟则致力于深化现有合作、拓展新伙伴关系,以编织新的国际贸易网络来增强区域韧性。 建立和推动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全面生效落实及其持续深化是近些年来东盟以自身为中心增强区域发展韧性与包容性极具代表性的举措,而依据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所言,马来西亚举办第五届RCEP领导人峰会将继续为该协定的落实与深化注入新动力。 今年,东盟与中国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谈判与签署,以自贸区3.0版的“蝶变”来直面世界经济变局加速演进和“逆全球化”“对等关税”等外部挑战,紧扣新科技革命、工业4.0的大潮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 作为双向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拓展与成熟的同时,也双向展现出对包容与韧性的坚定承诺,更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五大经济体的地位共同成为区域发展韧性与包容性进步的关键支柱。(作者是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