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vhBzNWYkr作者:赵行姝opinion.huanqiu.comarticle赵行姝:“重置”对华关系,加方需拿出诚意/e3pmub6h5/e3pr9baf6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与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加拿大总理卡尼近期关于“重新设定对中加未来关系走向预期”的表态引发广泛关注。卡尼提出可能放宽对华投资限制、达成双边自贸协定甚至取消歧视性关税,这一系列信号显示出加拿大寻求对华政策转向的意愿。 这一政策动向与卡尼政府整体外交思路一脉相承。卡尼曾多次指出,加拿大致力于加强和多元化国际伙伴关系,以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和韧性。自卡尼执政开始,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密集开展外交。由此,卡尼的外交政策被称为“务实的国际主义”。在欧洲,卡尼政府与欧盟签署防务协议,作为加拿大参与“欧洲安全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北美地区,卡尼政府与墨西哥把双边关系升级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发布《加墨行动计划》,作为两国在战略领域深化合作的路线图。在亚太地区,卡尼政府与印尼达成《加印尼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签署《防务合作协定》,从而持续强化加拿大在亚太地区的经贸与安全纽带。这些举措的核心目标正是通过拓展多边合作降低对美依赖,而当前对华政策的调整意向,也正是这一整体战略逻辑的自然延伸。 卡尼政府对华合作意向渐显。作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加拿大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加关系面临复杂局面,卡尼政府的对华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卡尼政府仍继续执行特鲁多政府的部分对华政策,对来自中国的投资与产品设限。另一方面,卡尼政府释放出沟通合作信号,有意推动中加两国在外交上恢复对话。6月卡尼与李强总理通话。之后,中加两国贸易部长在巴黎进行双边会晤并达成重启经贸联委会机制共识,双方于8月在渥太华共同召开了第28届中加经贸联委会。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加两国总理再次会晤。此外,9月,加拿大主要粮食产区萨斯喀彻温省省长率团访华,成为中加恢复地方交流的“破冰之旅”。这些双边互动为中加两国进一步进行建设性接触、寻求达成务实的经贸方案创造了条件。 不可否认,当下加拿大与其他国家一样,不得不承受“美国优先”以及中美竞争带来的压力。然而,加拿大对外战略与政策最终是要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 加拿大历来靠中等国家地位支撑其在多边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加拿大作为中等国家的地位逐渐削弱。卡尼上台后寻求提升加拿大的全球地位。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卡尼的政策议程就应该超越“贸易战”思维,摒弃通过施压就能影响中国行为的幼稚想法,而要聚焦于加拿大自身的竞争力,在坚持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寻找新型合作方式,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推进加拿大利益。 更重要的是,加拿大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国内经济。为应对经济压力,卡尼政府已宣布实施多项提振经济的新措施。在这种背景下,加拿大必须优先考虑贸易多元化、扩大与美国之外的贸易伙伴的关系,这包括增强与中国的经济接触。放弃中国机遇会有损加拿大的国家经济利益。 事实上,中加两国在多个领域存在巨大合作潜力。比如,卡尼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而提出气候竞争力战略,而中国正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加两国若推动清洁能源合作,不仅可缓解大国竞争所加剧清洁能源(包括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风险,还有利于各自经济发展以及能源转型目标实现,也会对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此外,中加两国还可以扩大教育、文化、青年、旅游和地方政府间交流合作,夯实中加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历史经验表明,中加关系的真正改善不能仅靠口头示好,更需要加方在实际行动上展现诚意与决心。卡尼政府若真心希望推动中加关系重回正轨,应将“务实的国际主义”外交理念落实到对华关系实践中,这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176176311370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6178036597212[]{"email":"liuqian@huanqiu.com","name":"刘倩"}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与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加拿大总理卡尼近期关于“重新设定对中加未来关系走向预期”的表态引发广泛关注。卡尼提出可能放宽对华投资限制、达成双边自贸协定甚至取消歧视性关税,这一系列信号显示出加拿大寻求对华政策转向的意愿。 这一政策动向与卡尼政府整体外交思路一脉相承。卡尼曾多次指出,加拿大致力于加强和多元化国际伙伴关系,以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和韧性。自卡尼执政开始,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密集开展外交。由此,卡尼的外交政策被称为“务实的国际主义”。在欧洲,卡尼政府与欧盟签署防务协议,作为加拿大参与“欧洲安全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北美地区,卡尼政府与墨西哥把双边关系升级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发布《加墨行动计划》,作为两国在战略领域深化合作的路线图。在亚太地区,卡尼政府与印尼达成《加印尼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签署《防务合作协定》,从而持续强化加拿大在亚太地区的经贸与安全纽带。这些举措的核心目标正是通过拓展多边合作降低对美依赖,而当前对华政策的调整意向,也正是这一整体战略逻辑的自然延伸。 卡尼政府对华合作意向渐显。作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加拿大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加关系面临复杂局面,卡尼政府的对华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卡尼政府仍继续执行特鲁多政府的部分对华政策,对来自中国的投资与产品设限。另一方面,卡尼政府释放出沟通合作信号,有意推动中加两国在外交上恢复对话。6月卡尼与李强总理通话。之后,中加两国贸易部长在巴黎进行双边会晤并达成重启经贸联委会机制共识,双方于8月在渥太华共同召开了第28届中加经贸联委会。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加两国总理再次会晤。此外,9月,加拿大主要粮食产区萨斯喀彻温省省长率团访华,成为中加恢复地方交流的“破冰之旅”。这些双边互动为中加两国进一步进行建设性接触、寻求达成务实的经贸方案创造了条件。 不可否认,当下加拿大与其他国家一样,不得不承受“美国优先”以及中美竞争带来的压力。然而,加拿大对外战略与政策最终是要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 加拿大历来靠中等国家地位支撑其在多边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加拿大作为中等国家的地位逐渐削弱。卡尼上台后寻求提升加拿大的全球地位。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卡尼的政策议程就应该超越“贸易战”思维,摒弃通过施压就能影响中国行为的幼稚想法,而要聚焦于加拿大自身的竞争力,在坚持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寻找新型合作方式,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推进加拿大利益。 更重要的是,加拿大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国内经济。为应对经济压力,卡尼政府已宣布实施多项提振经济的新措施。在这种背景下,加拿大必须优先考虑贸易多元化、扩大与美国之外的贸易伙伴的关系,这包括增强与中国的经济接触。放弃中国机遇会有损加拿大的国家经济利益。 事实上,中加两国在多个领域存在巨大合作潜力。比如,卡尼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而提出气候竞争力战略,而中国正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加两国若推动清洁能源合作,不仅可缓解大国竞争所加剧清洁能源(包括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风险,还有利于各自经济发展以及能源转型目标实现,也会对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此外,中加两国还可以扩大教育、文化、青年、旅游和地方政府间交流合作,夯实中加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历史经验表明,中加关系的真正改善不能仅靠口头示好,更需要加方在实际行动上展现诚意与决心。卡尼政府若真心希望推动中加关系重回正轨,应将“务实的国际主义”外交理念落实到对华关系实践中,这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