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wRr2vTf4v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中美可以携手多办大事实事好事/e3pmub6h5/e3prafm0g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长远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这场全世界“高度瞩目”的会晤,在第一时间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和解读,外界普遍认为会晤对中美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将“有助于稳定全球市场情绪和贸易预期,从而缓解全球需求和供应链压力”。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再次凸显。 这是中美关系处于关键阶段举行的一次重要战略沟通。长达1小时40分钟的会晤取得积极成果,达成重要共识,对中美两国和世界都意义深远。会晤不仅着眼于双方的具体关切,更在战略层面对“中美究竟要如何相处”进行重新确认;不仅为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新指引、注入新动力,也增强了世界对中美关系进一步稳定的普遍预期。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深刻指出的,中美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 “70多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的这番话深刻阐明了中国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方式。回顾过去数年中美关系遭遇的现实困难,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国内一些人的对华认知偏离了现实。美国国内出现的所谓“中国经济已经见顶衰退”“中国取代美国要做新霸权”等荒腔走板的“中国观”,严重影响了涉华议题的讨论氛围。但事实证明,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态势始终未变,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始终为世界、也包括美国带来机遇。中国的发展振兴同“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并行不悖的,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近日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美国人(53%)认为美国应该与中国合作并接触。受访者普遍认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在经历了“恶化”之后开始好转。香港《南华早报》称,这是自2019年以来,首次有多数受访美国民众支持对华采取友好的合作与接触政策。这表明,尽管华盛顿一些人不断妖魔化对华认知,但美国社会中朴素、理性、互利互惠的愿望正在回归。相信此次元首会晤有助于推动美方在诸多涉华议题上形成更为理性的判断,形成更多利于中美互利共赢的正确认知。 习近平主席在会晤时指出,中美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历史一再证明,中美之间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管控不了的问题,只要基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两国完全可以构建出立足长远的建设性关系。中美经贸关系近期经历的曲折,也进一步验证了双方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元首会晤在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具体议题上达成的共识,充分展示出双方经贸关系只会加强而不能削弱的必然趋势。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 在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下,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期待中美两国发挥引领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当今世界还有很多难题,两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这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从打击非法移民和电信诈骗、反洗钱、人工智能,到应对传染疾病等,这些领域的中美合作都关乎两国乃至全球人民的福祉与未来,两国携手大有可为。 在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特朗普总统则表示,希望中国和美国的未来都更加美好,两国携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人们期待在两国元首强有力的战略引领下,中美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76184147227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6184147227712[]{"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长远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这场全世界“高度瞩目”的会晤,在第一时间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和解读,外界普遍认为会晤对中美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将“有助于稳定全球市场情绪和贸易预期,从而缓解全球需求和供应链压力”。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再次凸显。 这是中美关系处于关键阶段举行的一次重要战略沟通。长达1小时40分钟的会晤取得积极成果,达成重要共识,对中美两国和世界都意义深远。会晤不仅着眼于双方的具体关切,更在战略层面对“中美究竟要如何相处”进行重新确认;不仅为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新指引、注入新动力,也增强了世界对中美关系进一步稳定的普遍预期。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深刻指出的,中美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 “70多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的这番话深刻阐明了中国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方式。回顾过去数年中美关系遭遇的现实困难,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国内一些人的对华认知偏离了现实。美国国内出现的所谓“中国经济已经见顶衰退”“中国取代美国要做新霸权”等荒腔走板的“中国观”,严重影响了涉华议题的讨论氛围。但事实证明,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态势始终未变,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始终为世界、也包括美国带来机遇。中国的发展振兴同“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并行不悖的,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近日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美国人(53%)认为美国应该与中国合作并接触。受访者普遍认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在经历了“恶化”之后开始好转。香港《南华早报》称,这是自2019年以来,首次有多数受访美国民众支持对华采取友好的合作与接触政策。这表明,尽管华盛顿一些人不断妖魔化对华认知,但美国社会中朴素、理性、互利互惠的愿望正在回归。相信此次元首会晤有助于推动美方在诸多涉华议题上形成更为理性的判断,形成更多利于中美互利共赢的正确认知。 习近平主席在会晤时指出,中美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历史一再证明,中美之间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管控不了的问题,只要基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两国完全可以构建出立足长远的建设性关系。中美经贸关系近期经历的曲折,也进一步验证了双方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元首会晤在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具体议题上达成的共识,充分展示出双方经贸关系只会加强而不能削弱的必然趋势。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 在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下,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期待中美两国发挥引领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当今世界还有很多难题,两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这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从打击非法移民和电信诈骗、反洗钱、人工智能,到应对传染疾病等,这些领域的中美合作都关乎两国乃至全球人民的福祉与未来,两国携手大有可为。 在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特朗普总统则表示,希望中国和美国的未来都更加美好,两国携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人们期待在两国元首强有力的战略引领下,中美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