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1POarjg7N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社评: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递出的开放名片/e3pmub6h5/e3prafm0g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中国举办的首场重大经济外交活动,今年的进博会备受国际关注,吸引了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贸易洽谈和投资促进等百余场配套活动,也搭建起“与天下同利”的沟通桥梁,让开放合作的共识不断凝聚、深化。路透社报道称,进博会由习近平主席倡议发起,于2018年首次举办,旨在传递中国的自由贸易理念。很多参展商提及,中国发展的确定性、开放的确定性是他们相信中国、投资中国的理由。“十五五”规划建议从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四个方面作出系统部署,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勾勒出新蓝图。同时,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并确定未来5年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一切都为国内外企业携手共赴未来筑牢了坚实基础。国际观察人士表示,进博会为大量企业提供了可预期的订单和可持续的市场空间,而中国大市场的规模性、创新力、确定性,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更是大机遇。在全球跨国投资疲弱、贸易增速放缓的当下,中国不断把国内大循环的潜力转化为国际公共需求。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未来10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中国大市场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消费市场”,升级为全球新技术、新模式的“首发地、试验场和应用场”,这彰显了“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的深刻内涵。 从全球看,博览会并不罕见,但以“进口”为主题、持续释放制度红利的进博会,至今独一无二。本届进博会的“新”尤其令人振奋,而其对推动构建和维护公平公正、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意义则更为深远。创新推出“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助力全球企业精准对接中国市场;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近一半是全球首发;在欢迎连续7年稳居参展面积首位的美国企业达成更多订单的同时,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打造专区,推动相关国家和53个非洲建交国企业用好“零关税”待遇,更好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这些创新举措彰显了进博会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也体现出中国“义利相兼,义重于利”的价值观。在进博会,人们看到开放合作才是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值得一提的是,进博会开幕前一天,第138届广交会落下帷幕;本周,中国宣布延长对法国等国的免签政策并对瑞典免签。在世界东方,展会连着展会、自贸试验区扩容、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缩减……中国制度型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提供给世界共谋发展的机遇就越来越多。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长期主义”实践,越来越成为世界认可、信赖、参与、共赢的“金字招牌”,印证了中国的理念与实践符合各国企业切实需要,更符合时代发展大势。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任何一个大国都无法独自走出一条“关起门来就能发展”的道路。只要各国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对话而不是对抗、开放而不是封闭、共赢而不是零和,就完全可以找到彼此成就的最大公约数。依托进博会带来的机遇,世界各国的多元产品登上中国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也激发全球产业变革的灵感,为各国发展注入新动能。这是进博会的意义所在,是中国向世界递出的开放名片,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长久之约。176235790484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6235790484012[]{"email":"wangyi@huanqiu.com","name":"王怡"}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中国举办的首场重大经济外交活动,今年的进博会备受国际关注,吸引了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贸易洽谈和投资促进等百余场配套活动,也搭建起“与天下同利”的沟通桥梁,让开放合作的共识不断凝聚、深化。路透社报道称,进博会由习近平主席倡议发起,于2018年首次举办,旨在传递中国的自由贸易理念。很多参展商提及,中国发展的确定性、开放的确定性是他们相信中国、投资中国的理由。“十五五”规划建议从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四个方面作出系统部署,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勾勒出新蓝图。同时,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并确定未来5年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一切都为国内外企业携手共赴未来筑牢了坚实基础。国际观察人士表示,进博会为大量企业提供了可预期的订单和可持续的市场空间,而中国大市场的规模性、创新力、确定性,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更是大机遇。在全球跨国投资疲弱、贸易增速放缓的当下,中国不断把国内大循环的潜力转化为国际公共需求。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未来10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中国大市场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消费市场”,升级为全球新技术、新模式的“首发地、试验场和应用场”,这彰显了“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的深刻内涵。 从全球看,博览会并不罕见,但以“进口”为主题、持续释放制度红利的进博会,至今独一无二。本届进博会的“新”尤其令人振奋,而其对推动构建和维护公平公正、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意义则更为深远。创新推出“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助力全球企业精准对接中国市场;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近一半是全球首发;在欢迎连续7年稳居参展面积首位的美国企业达成更多订单的同时,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打造专区,推动相关国家和53个非洲建交国企业用好“零关税”待遇,更好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这些创新举措彰显了进博会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也体现出中国“义利相兼,义重于利”的价值观。在进博会,人们看到开放合作才是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值得一提的是,进博会开幕前一天,第138届广交会落下帷幕;本周,中国宣布延长对法国等国的免签政策并对瑞典免签。在世界东方,展会连着展会、自贸试验区扩容、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缩减……中国制度型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提供给世界共谋发展的机遇就越来越多。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长期主义”实践,越来越成为世界认可、信赖、参与、共赢的“金字招牌”,印证了中国的理念与实践符合各国企业切实需要,更符合时代发展大势。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任何一个大国都无法独自走出一条“关起门来就能发展”的道路。只要各国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对话而不是对抗、开放而不是封闭、共赢而不是零和,就完全可以找到彼此成就的最大公约数。依托进博会带来的机遇,世界各国的多元产品登上中国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也激发全球产业变革的灵感,为各国发展注入新动能。这是进博会的意义所在,是中国向世界递出的开放名片,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长久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