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4FDX opinion.huanqiu.comarticle中国教材进入英国课堂 西式“宽松教育”显弊端/e3pmub6h5/e3prvedcq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剧照《纽约时报》近日刊文称,到2018年1月,中国的数学教材将正式进入英国小学课堂。这套《真实上海数学》课本共36本,除了里面的人民币符号会被改成英镑符号以外,其他内容完全一字不落地由中文翻译成英语。早在2015年,中国的《一课一练》数学分册就被翻译成英文,迄今已被400余所英国学校采用。同年,BBC推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该纪录片通过让中国老师前往英国教授英国学生的方式来反思英国的教育、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长达4周的教学中,一些学生表达出对中国式教育的偏爱。他们喜欢从黑板上抄板书,认为这能帮助记忆。更多学生也喜欢中国课堂的讲课方式。也有许多外国网友表达了对自己国家教育制度的担忧和对中国教育的喜爱。网友@Constantine Zou 表示:“据我所知,美国的公共教育制度令人担忧。”网友@Daniella表示:“我想尝试中国的教育”英国《每日电讯报》前驻华记者里查德·斯宾塞撰文称,虽然有人批评中国学校僵化呆板,但事实胜于雄辩,即使是在西藏那样比较边远的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学校,中国学生的表现都超过诸如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学生。同样,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在谈到2020年度之后所实施的新学习指导要领时,明确表示日本将和施行已久的“宽松教育”政策诀别。但中国近年来一直在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推行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由此看来,当中国试图摆脱应试教育“帽子”的同时,英国和日本却在思考“宽松教育”的弊端。 根据国际学习能力的调查显示,在实施宽松教育期间,日本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读解能力排名都大幅下降。因此日本政府从2008年到2010年开始逐步施行“脱宽松教育”,相应增加了学校学习时间,而日本学生在国际学习能力调查中的排名随着也取得了一定的回升。在“宽松教育”被国家否认后,“宽松一代”在如今的日本成为了一个贬义词。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中国式教育的长期和高强度训练恰恰符合了一万小时定律。因此,许多国家想通过模仿中国式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宽松教育”真的轻松吗?据了解,虽然日本政府在公立学校的教学学习中降低考试和成绩的重要性、不以成绩“排座次”,但在重视名校出身的社会氛围中,学生们竞争升入名校的“暗战”却始终存在。英国的教育竞争也很激烈,只有出类拔萃才能申请到名校。知乎网友@刘楚痕是这样描述英国教育的:如今的欧洲,高福利导致许多年轻人不太上进也不愿意工作。此次英国引入中国式教育,是希望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在数学领域,中国的平均水准远在英国之上,这是高强度的训练所带来的结果。这种训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人的意志。诚然,中国的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但西方教育界在向中国学习的趋势也值得深思。杨振宁教授曾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自己在西南联大完成的本科和硕士教育,对他的一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宽松教育”和应试教育各有利弊,应试教育在未来互相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或许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整理/海外网戴尚昀)(综合环球网、新华网、知乎等相关报道)1502686321000责编:千帆海外网1502686321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剧照《纽约时报》近日刊文称,到2018年1月,中国的数学教材将正式进入英国小学课堂。这套《真实上海数学》课本共36本,除了里面的人民币符号会被改成英镑符号以外,其他内容完全一字不落地由中文翻译成英语。早在2015年,中国的《一课一练》数学分册就被翻译成英文,迄今已被400余所英国学校采用。同年,BBC推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该纪录片通过让中国老师前往英国教授英国学生的方式来反思英国的教育、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长达4周的教学中,一些学生表达出对中国式教育的偏爱。他们喜欢从黑板上抄板书,认为这能帮助记忆。更多学生也喜欢中国课堂的讲课方式。也有许多外国网友表达了对自己国家教育制度的担忧和对中国教育的喜爱。网友@Constantine Zou 表示:“据我所知,美国的公共教育制度令人担忧。”网友@Daniella表示:“我想尝试中国的教育”英国《每日电讯报》前驻华记者里查德·斯宾塞撰文称,虽然有人批评中国学校僵化呆板,但事实胜于雄辩,即使是在西藏那样比较边远的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学校,中国学生的表现都超过诸如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学生。同样,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在谈到2020年度之后所实施的新学习指导要领时,明确表示日本将和施行已久的“宽松教育”政策诀别。但中国近年来一直在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推行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由此看来,当中国试图摆脱应试教育“帽子”的同时,英国和日本却在思考“宽松教育”的弊端。 根据国际学习能力的调查显示,在实施宽松教育期间,日本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读解能力排名都大幅下降。因此日本政府从2008年到2010年开始逐步施行“脱宽松教育”,相应增加了学校学习时间,而日本学生在国际学习能力调查中的排名随着也取得了一定的回升。在“宽松教育”被国家否认后,“宽松一代”在如今的日本成为了一个贬义词。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中国式教育的长期和高强度训练恰恰符合了一万小时定律。因此,许多国家想通过模仿中国式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宽松教育”真的轻松吗?据了解,虽然日本政府在公立学校的教学学习中降低考试和成绩的重要性、不以成绩“排座次”,但在重视名校出身的社会氛围中,学生们竞争升入名校的“暗战”却始终存在。英国的教育竞争也很激烈,只有出类拔萃才能申请到名校。知乎网友@刘楚痕是这样描述英国教育的:如今的欧洲,高福利导致许多年轻人不太上进也不愿意工作。此次英国引入中国式教育,是希望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在数学领域,中国的平均水准远在英国之上,这是高强度的训练所带来的结果。这种训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人的意志。诚然,中国的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但西方教育界在向中国学习的趋势也值得深思。杨振宁教授曾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自己在西南联大完成的本科和硕士教育,对他的一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宽松教育”和应试教育各有利弊,应试教育在未来互相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或许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整理/海外网戴尚昀)(综合环球网、新华网、知乎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