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5xE2作者:杨建国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杨建国:十九大报告为绿色发展提了新任务/e3pmub6h5/e3pn03vit 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十九大报告指明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尤其是,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成为了统领贯穿报告的核心主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窥一斑而知全豹,讲的是从细节、局部,可以推测和观测到全貌和整体。对应到十九大报告,想要解读好这份全面、精彩、系统的报告,从一些细分角度和领域,也是种很好的选择。 比如:绿色发展。 无论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定位和方略,以及重点提到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部分,可以说,绿色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占据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和内容。 笔者看来,十九大报告,总结了绿色发展理念过去五年来的成绩,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生态文明的需求,也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笔者结合报告内容,用四个关键词,梳理十九大报告中的绿色发展。 第一个关键词:回顾。 报告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绿色发展的部分,报告用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来总结,并且重点提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 这段稍显“简短”的总结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系统的措施和行动,包括出台史上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开展环保督察工作、推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生态文明试验区、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陆续出台,同时,“两高”司法解释上降低了环境入罪门槛,从中央到地方,对环保督查、监管,乃至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改革试点,都在稳步推进…… 笔者总结:过去五年,可以称为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完成了绿色发展顶层设计的搭建,为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关键词:新矛盾。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报告提到,这种新矛盾,不仅是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如何解决新矛盾中的绿色发展的部分呢?报告给出的基本方略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笔者看来,更好地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解决新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个关键词:新节点。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而具体到绿色发展方面,也按照同样的阶段划分,且相应提出了不同的任务。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报告给这个阶段定的目标是:“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报告给这个阶段定的目标是:“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笔者认为,这两个阶段的划分,将成为我国绿色发展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绿色发展的相关制度、实践、创新等的布局和开展,都将围绕这个时间节点来规划、调整和细分。 第四个关键词:新任务。 笔者认为,十九大报告为绿色发展提出了一个新任务: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报告中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结合报告全文,以及笔者对于绿色发展领域的长期聚焦,笔者认为,这个新任务涵盖很多内容: 首先,从系统的角度看,包括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以及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活方式等等。用报告的话说,就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其次,具体到产业领域,绿色发展理念,要有一整套产业体系和结构来支撑,包括相关的产业园、产业、企业和项目等等。 以近期热门的装配式建筑为例,河南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示范基地,整合产业链条的产业布局思路,并以相关产业园区为承载实体,笔者认为,这种实践方式,对形成绿色发展的产业结构,很有示范意义。 第三,从解决方式上来看,应该更充分借助市场化、产业化的力量。在企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生态文明建设和市场化、专业化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和平衡点。 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而在这个领域,尤其是县域城市在这个领域,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全、财政收入紧张等难题,通过更多地借助具备完整产业链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帮助地方解决生态困境,真正让绿色发展理念更好落地。(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15083764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gaowang环球网150837642000011["9CaKrnK5pMj","9CaKrnK5m1Z","9CaKrnK5asw","9CaKrnK52LH"]//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1019/09/30/20171019093046444.jpg{"email":"gaowang@huanqiu.com","name":"gaowang"}
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十九大报告指明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尤其是,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成为了统领贯穿报告的核心主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窥一斑而知全豹,讲的是从细节、局部,可以推测和观测到全貌和整体。对应到十九大报告,想要解读好这份全面、精彩、系统的报告,从一些细分角度和领域,也是种很好的选择。 比如:绿色发展。 无论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定位和方略,以及重点提到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部分,可以说,绿色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占据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和内容。 笔者看来,十九大报告,总结了绿色发展理念过去五年来的成绩,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生态文明的需求,也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笔者结合报告内容,用四个关键词,梳理十九大报告中的绿色发展。 第一个关键词:回顾。 报告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绿色发展的部分,报告用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来总结,并且重点提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 这段稍显“简短”的总结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系统的措施和行动,包括出台史上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开展环保督察工作、推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生态文明试验区、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陆续出台,同时,“两高”司法解释上降低了环境入罪门槛,从中央到地方,对环保督查、监管,乃至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改革试点,都在稳步推进…… 笔者总结:过去五年,可以称为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完成了绿色发展顶层设计的搭建,为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关键词:新矛盾。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报告提到,这种新矛盾,不仅是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如何解决新矛盾中的绿色发展的部分呢?报告给出的基本方略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笔者看来,更好地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解决新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个关键词:新节点。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而具体到绿色发展方面,也按照同样的阶段划分,且相应提出了不同的任务。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报告给这个阶段定的目标是:“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报告给这个阶段定的目标是:“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笔者认为,这两个阶段的划分,将成为我国绿色发展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绿色发展的相关制度、实践、创新等的布局和开展,都将围绕这个时间节点来规划、调整和细分。 第四个关键词:新任务。 笔者认为,十九大报告为绿色发展提出了一个新任务: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报告中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结合报告全文,以及笔者对于绿色发展领域的长期聚焦,笔者认为,这个新任务涵盖很多内容: 首先,从系统的角度看,包括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以及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活方式等等。用报告的话说,就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其次,具体到产业领域,绿色发展理念,要有一整套产业体系和结构来支撑,包括相关的产业园、产业、企业和项目等等。 以近期热门的装配式建筑为例,河南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示范基地,整合产业链条的产业布局思路,并以相关产业园区为承载实体,笔者认为,这种实践方式,对形成绿色发展的产业结构,很有示范意义。 第三,从解决方式上来看,应该更充分借助市场化、产业化的力量。在企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生态文明建设和市场化、专业化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和平衡点。 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而在这个领域,尤其是县域城市在这个领域,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全、财政收入紧张等难题,通过更多地借助具备完整产业链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帮助地方解决生态困境,真正让绿色发展理念更好落地。(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