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673o作者:李佳明opinion.huanqiu.comarticle李佳明:小看大看,不如实看/e3pmub6h5/e3pr9baf6前几日,笔者有幸参加《环球时报》年会,并主持了其中“龙象之争,从概念走向现实?”讨论板块。其间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一句流利的中文:“中国一直小看印度,印度也从未大看中国”令笔者思味许久。从自省的角度思考,狄伯杰的这句话,的确反映出当下我们在国际外交心理上的一些表征。不管是“小看”还是“大看”,其实都是“误看”,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实看呢?首先,理性超越感性,才能实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无疑,外在环境变化会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当下世界舆论屡屡提及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保守主义等等,反映的都是人心在外界情势下的“随波逐流”。但是,真正的进步与发展终归是靠理性思考和决策推动的。所谓“大看”、“小看”都是感性主导的意见和态度,尽管可以获得一时之快或精神满足,但感觉之后的行为、行动,终归要靠客观、理性的“实看”支撑。 其次,求同存异,才能实看。今天中国提倡的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交往新思路。“对话”和“结伴”,体现的是求同存异的义利观。中国历来相信,志同才能道合。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并不影响国与国之间拥有共同的志向。放大共同的、共通的,才可能是“伴”,而只看不同、“死磕”差异的,则可能适得其反。最后,只有学习和了解,才能实看。年会讨论伊始,笔者想以轻松的话题开场,说出了作为中国七零后在成长记忆中与印度相关的三个人物:唐僧、泰戈尔和阿米尔汗。这个轻松的开场立刻得到印度另一位嘉宾的积极回应,他认为从历史到文化的角度,中印两国都应是“龙象共舞”而不是“龙象之争”。惭愧的是,笔者对于印度的了解不多,但本着尊重文明多样性的世界观,彼此的深入学习和了解,一定可以帮助彼此“实看”对方,“看实”对方。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感谢这位印度学者能如此开诚布公地,在中国举办的论坛上说出自己真实所感。真诚太重要了,真诚赢得尊重,真诚触发思想。作为回应,笔者提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印学者面对面时不再言及“小看”或“大看”,而说“中国实看印度,印度看实中国。”(作者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15138733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51387332000011["9CaKrnK66iN","9CaKrnK66iL","9CaKrnK66iJ","9CaKrnK65zk","9CaKrnK65zh"]//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1222/00/43/2017122212432542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前几日,笔者有幸参加《环球时报》年会,并主持了其中“龙象之争,从概念走向现实?”讨论板块。其间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一句流利的中文:“中国一直小看印度,印度也从未大看中国”令笔者思味许久。从自省的角度思考,狄伯杰的这句话,的确反映出当下我们在国际外交心理上的一些表征。不管是“小看”还是“大看”,其实都是“误看”,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实看呢?首先,理性超越感性,才能实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无疑,外在环境变化会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当下世界舆论屡屡提及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保守主义等等,反映的都是人心在外界情势下的“随波逐流”。但是,真正的进步与发展终归是靠理性思考和决策推动的。所谓“大看”、“小看”都是感性主导的意见和态度,尽管可以获得一时之快或精神满足,但感觉之后的行为、行动,终归要靠客观、理性的“实看”支撑。 其次,求同存异,才能实看。今天中国提倡的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交往新思路。“对话”和“结伴”,体现的是求同存异的义利观。中国历来相信,志同才能道合。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并不影响国与国之间拥有共同的志向。放大共同的、共通的,才可能是“伴”,而只看不同、“死磕”差异的,则可能适得其反。最后,只有学习和了解,才能实看。年会讨论伊始,笔者想以轻松的话题开场,说出了作为中国七零后在成长记忆中与印度相关的三个人物:唐僧、泰戈尔和阿米尔汗。这个轻松的开场立刻得到印度另一位嘉宾的积极回应,他认为从历史到文化的角度,中印两国都应是“龙象共舞”而不是“龙象之争”。惭愧的是,笔者对于印度的了解不多,但本着尊重文明多样性的世界观,彼此的深入学习和了解,一定可以帮助彼此“实看”对方,“看实”对方。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感谢这位印度学者能如此开诚布公地,在中国举办的论坛上说出自己真实所感。真诚太重要了,真诚赢得尊重,真诚触发思想。作为回应,笔者提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印学者面对面时不再言及“小看”或“大看”,而说“中国实看印度,印度看实中国。”(作者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