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lEww作者:宗言opinion.huanqiu.comarticle宗言:宗教信仰不应成为政治工具/e3pmub6h5/e3pr9baf6多年来,宗教问题一直是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施压的政治工具。它们无视中国人权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事实,以所谓维护宗教信仰自由为借口,一再歪曲中国的宗教信仰状况,不断攻击中国的宗教政策法规。最近,美国故伎重演,在宗教问题上连续对中国搞小动作,公然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其抹黑中国形象的意图路人皆知。对于宗教信仰自由,中国的政策一向是明确的,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其实,只要对中国有起码的了解,就完全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张与实践是真诚的。中国共产党从不隐讳自己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宗教思想的唯心主义有根本不同。但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存在有着复杂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宗教的消亡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使宗教存在的根源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宗教信仰仍然有很深的社会历史根源,仍是部分群众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和价值观上的一项选择,宗教在中国不可避免地还会长期存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两者在政治行动上能够结成统一战线的现实基础。不恰当地夸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甚至上升到政治上的分野,就会把广大信教群众推到对立面上去,从而造成人民群众的分裂,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第一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把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这是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教职人员38万余人,宗教团体约5500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4.4万处,宗教院校90余所,在校学生1万多人。多语种、多版本的宗教经典以及记载、阐释、注解宗教教义、教规的印刷品、音像制品和电子读物的印制出版流通,满足了各族信教公民的多样化需求。《古兰经》等伊斯兰教经典已翻译出版发行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多种文字版。中国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印刷超过100个语种的《圣经》近2亿册。总之,中国人民享受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有序进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扰乱宗教领域正常秩序的行为得到纠正。中国政教关系积极健康,宗教界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约2万名宗教界人士担任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实施民主监督。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及信仰同一宗教的群众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共同分享国家繁荣发展带来的开放、富强、文明、幸福与喜悦。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发展促进人权,取得的历史性人权成就、为国际人权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是有目共睹的。7月12日,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在内的37个国家联名致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和人权高专,积极评价中国新疆人权事业发展成就和反恐、去极端化成果,敦促有关国家在从未访问过新疆的情况下,停止借未经证实的信息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那么,自诩为“自由灯塔”的美国,一再混淆视听、搬弄是非,利用宗教议题干涉中国内政,真的是为了中国好吗?2017年12月,美国现任政府公布的任内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宗教领域自私自利的“美国优先”原则和自以为是的意识形态偏见昭然若揭。美国一直扮演利用宗教对中国进行渗透的不光彩角色,对中国实施分化战略,企图与中国共产党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一方面,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名目下,在中国境内大肆煽动宗教狂热,鼓吹“听神的不听人的”,怂恿极少数信教群众拒不服从国家的依法管理,与党和政府对抗,破坏社会和谐、宗教和睦。另一方面,不断扶持、纠集一小撮被中国政府依法取缔的非法团体,以及假借宗教名义从事犯罪活动而被依法惩处的罪犯,造谣惑众、滋事生非,肆意对中国政府污蔑、抹黑。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权利,应当尊重和保护,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中国一向的坚决主张。同时又应看到,各国国情不同,文化传统迥异,在维护宗教信仰自由方面必然会出现多元的实践方式和实现路径,由此探索形成的成功经验,因适合国情和人民福祉而宝贵,应当重视和珍惜。利用宗教信仰作为政治工具,造谣污蔑、攻击谩骂,以自己在特定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标准与做法强加于人,是霸凌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注定是自欺欺人、不得人心的。(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15635544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56355446000011["9CaKrnKlD1S","9CaKrnKlBuC","9CaKrnKlBuB","9CaKrnKlBuz","9CaKrnKlzXB"]{"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多年来,宗教问题一直是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施压的政治工具。它们无视中国人权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事实,以所谓维护宗教信仰自由为借口,一再歪曲中国的宗教信仰状况,不断攻击中国的宗教政策法规。最近,美国故伎重演,在宗教问题上连续对中国搞小动作,公然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其抹黑中国形象的意图路人皆知。对于宗教信仰自由,中国的政策一向是明确的,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其实,只要对中国有起码的了解,就完全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张与实践是真诚的。中国共产党从不隐讳自己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宗教思想的唯心主义有根本不同。但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存在有着复杂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宗教的消亡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使宗教存在的根源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宗教信仰仍然有很深的社会历史根源,仍是部分群众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和价值观上的一项选择,宗教在中国不可避免地还会长期存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两者在政治行动上能够结成统一战线的现实基础。不恰当地夸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甚至上升到政治上的分野,就会把广大信教群众推到对立面上去,从而造成人民群众的分裂,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第一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把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这是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教职人员38万余人,宗教团体约5500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4.4万处,宗教院校90余所,在校学生1万多人。多语种、多版本的宗教经典以及记载、阐释、注解宗教教义、教规的印刷品、音像制品和电子读物的印制出版流通,满足了各族信教公民的多样化需求。《古兰经》等伊斯兰教经典已翻译出版发行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多种文字版。中国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印刷超过100个语种的《圣经》近2亿册。总之,中国人民享受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有序进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扰乱宗教领域正常秩序的行为得到纠正。中国政教关系积极健康,宗教界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约2万名宗教界人士担任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实施民主监督。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及信仰同一宗教的群众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共同分享国家繁荣发展带来的开放、富强、文明、幸福与喜悦。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发展促进人权,取得的历史性人权成就、为国际人权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是有目共睹的。7月12日,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在内的37个国家联名致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和人权高专,积极评价中国新疆人权事业发展成就和反恐、去极端化成果,敦促有关国家在从未访问过新疆的情况下,停止借未经证实的信息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那么,自诩为“自由灯塔”的美国,一再混淆视听、搬弄是非,利用宗教议题干涉中国内政,真的是为了中国好吗?2017年12月,美国现任政府公布的任内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宗教领域自私自利的“美国优先”原则和自以为是的意识形态偏见昭然若揭。美国一直扮演利用宗教对中国进行渗透的不光彩角色,对中国实施分化战略,企图与中国共产党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一方面,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名目下,在中国境内大肆煽动宗教狂热,鼓吹“听神的不听人的”,怂恿极少数信教群众拒不服从国家的依法管理,与党和政府对抗,破坏社会和谐、宗教和睦。另一方面,不断扶持、纠集一小撮被中国政府依法取缔的非法团体,以及假借宗教名义从事犯罪活动而被依法惩处的罪犯,造谣惑众、滋事生非,肆意对中国政府污蔑、抹黑。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权利,应当尊重和保护,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中国一向的坚决主张。同时又应看到,各国国情不同,文化传统迥异,在维护宗教信仰自由方面必然会出现多元的实践方式和实现路径,由此探索形成的成功经验,因适合国情和人民福祉而宝贵,应当重视和珍惜。利用宗教信仰作为政治工具,造谣污蔑、攻击谩骂,以自己在特定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标准与做法强加于人,是霸凌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注定是自欺欺人、不得人心的。(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