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排外”遇上“官二代”

导语:近日,中国留学生在法国遭遇夜袭,致使一名女学生受伤严重,这引起了中法两国媒体的广泛关注。法国内政部长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该事件为“一起严重的排外行为”,并表示了对受害者的支持。但部分法媒则强调受害者中有一位是“官二代”,导致话题焦点转移,引起了另一番争论。事实究竟如何?留学生的遇袭是由于其“官二代”身份?还是法国的排外思潮呢?
调查

1.你更倾向于将此次遇袭事件视为“排外行为”还是“流氓行为”?

2.中国人在法国遇袭,是否会令你对法国的印象变差?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专题热度榜
中国留学生在法遭夜袭 部分法媒聚焦“官二代”

施暴时用“种族主义言论”辱骂中国留学生

当地时间2013年6月14日夜间,6名中国留学生在法国葡萄酒产区波尔多的一座小镇遭人殴打。据法国内政部新闻公报说,事发地点为位于法国西南部吉伦特省,6名学习葡萄酒工艺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在其侯斯坦镇的住所内遭3名醉酒的当地人袭击,一名24岁的女生脸部被玻璃瓶击中严重受伤,被送入波尔多医院治疗。

据当地媒体报道,事发地点是距离波尔多市50公里、只有1300人口的侯斯坦小镇。事发当晚,因为一群法国人在楼下比较吵,一位法国老人报了警,警察对当地3名醉酒男子进行干预,3名男子认为是中国邻居向警方告发了自己。警察走后,3人中的至少两人去敲中国留学生住所的门,中国留学生一开门,二人就开始实施暴力袭击。该六名留学生所在学校的负责人约瑟德说:“听到敲门声,一名男学生起身开门,遭到袭击。其余学生试图把三名袭击者推开,拿起棍子和雨伞自卫,其中一名袭击者扔出一个香槟酒瓶,砸在24岁的女学生脸上。” 伤口很深,她现在已被送到波尔多救治。

据调查者透露,袭击者均有不良前科,而且在行凶时都处于醉酒状态,其中两名嫌疑人事后已被警方传讯拘押。打人者清楚中国学生的住处,其动机可能是怀疑这些中国学生曾向警方投诉他们夜间扰民,并在施暴时用“种族主义言论”辱骂受害者。

6名留学生的年龄在22岁至30岁之间。3月11日抵达法国,准备在当地一所葡萄酒种植酿造专业学院接受为期一年(至明年2月)的葡萄酒工艺专业培训课程。事发后,侯斯坦镇镇长威尔苏布朗表示震惊,他说:“住在镇里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有3男8女一共11人,都是很安静的人。他们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小镇的生活!”

有法媒引网民留言:“‘官二代’在法国遇袭是罪有应得”

法国《世界报》15日以“中国人对留学生遇袭事件淡漠”为题报道称,遭袭的中国留学生中有一位是一名中国前市长的女儿,即“官二代”。报道用一半的篇幅分析中国的“腐败”问题,称中国网民对高官子女出国留学充满愤恨。文章称,“在中国,精英阶层的子女和官二代通常不惜花重金留学深造,中国网民对这种现象大多持批判态度。有人甚至留言称‘他们不值得同情,外国人严惩腐败,他们在法国遇袭是罪有应得’。”法媒报道,六名留学生都是有钱官员孩子。在法国媒体爆出其中一名受害者是中国前市长的女儿后,中国国内的舆论出现一片欢呼和叫好声。【详细】

“排外行径”抑或“流氓行为”?

法国内政部长瓦尔斯:严重的“排外行为”

事发后,法国内政部长瓦尔斯立刻发表声明谴责暴力行为:“该事件是一起严重的排外行为,肇事者必须接受司法追究。”他还向受害中国学生及其亲友表达慰问,并对他们给予“全力支持”。法国《新观察家报》评论说,中国游客在巴黎频频遭到偷窃和暴力事件已经令在法游客的安全问题饱受诟病。《环球时报》记者看到,法国网民大都认为应严厉谴责这种“排外行为”,呼吁惩处暴力肇事者。“太可怕了,法国的极右势力!”一位叫穆瓦耶的网民惊叹。一位叫拉鲁尔的网民说,酒精和排外是法国的两大祸害。有留言说:“如今13亿中国人都知道侯斯坦了,这真是一种耻辱!有些法国人在给法国抹黑。”【详细】

前法政府官员:偶然孤立的治安事故,是流氓行为

不过也有人觉得该事件只是醉酒后的普通“邻里矛盾”,不必上纲上线到“仇外性质的暴力行为”,希望不要因此而损坏了法国好客的传统形象。据《新京报》报道,前法国政府工作人员何诺认为,不能将这起事件定义为纯粹的排外事件。他表示,这只是一起偶然孤立的治安事故,是流氓行为,少数人的行为,对中国人有偏见的法国人只是很少一部分,因此并不能说明法国人就排外、排华。他指出,和中国相比,法国的抢劫盗窃行为,要多一些,治安情况不是太好,即使本国人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

当地华人媒体“巴黎观察”主编蔡斯图认为,目前因为法国的经济形势不好,它的极右翼势力是有所增长。法国社会和民间右翼排外情绪有所增长,但是主要针对的更多是北非裔的,阿拉伯人和黑人移民更多一些;针对亚洲人,尤其中国人,在我看来是极其罕见的。我在法国生活5、6年期间,具体听说的就是有一些仇视行为,也就一两起而已,因为中国人在法国是一个比较安静,比较勤劳的一个族群,就像偷盗、抢劫这种坑蒙拐骗,几乎很少听说有中国人参与。

事件背后的法国极右思潮

“官二代”转移了视线,但显然不能成为袭击理由

“官二代”简单的三个字,成了此事件中风向转变的关键词。一些人由于这个词,轻而易举地就改变了对事情的判断,把对被害者的同情和施暴者的愤怒,转变为对受害者无情的讪笑和讽刺。“官二代”似乎成了受害者的原罪,没有这个身份就会没有这份无妄之灾一样;或者说因为她是“官二代”,她遭到这样的不测就是活该。

这样的论调难免让人想到2011年4月11日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附近发生的枪击事件。当时两名中国籍留学生中弹身亡,而由于事发时,他们乘坐的是宝马车,个别美国媒体在报道案件的时候,并没有查证核实,就将受害者妄称为“富二代”。在国内媒体的转发中,“富二代”这个词更是成为赚取点击的好由头,也成为很多人对同胞遭遇不幸表现出冷血的“正当”理由。然而事实却证明,两名丧生的中国留学生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富二代”,这也引发了南加州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对美国媒体的集体抗议。如今的中国留学生在法国遭袭击事件,和上述案件多么相似!可以说,法国个别媒体成功地借此转移了矛盾视线。所以,《环球时报》在报道时,题目称“被个别媒体奇怪解读”。【详细】

但显然,即使遇袭留学生是“官二代”,也绝不该成为袭击的理由。撇开中国国内对“官二代”这一概念的讨论不说。事实上,歹徒的袭击并非因为他们憎恨中国“官二代”,而是怀疑这些留学生报了警。于是,他们出于私愤前去报复。而且,在报复时进行了“种族主义”的语言侮辱,显然,在泄私愤的同时,也确实有“排外”的心理在作祟。法国内政部长将之界定为“一起严重的排外事件”,并非没有道理。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在《人权宣言》诞生地的法国,这种行为则直接违反了基本的人权原则:“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严格来讲,无论此次袭击事件是“排外事件”还是“流氓行为”,都是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而部分法国媒体则试图分散公众注意力,加以掩盖。

法国极右思潮的抬头

据《新京报》报道,近年来,中国游客在法国遭遇抢劫、盗窃的事件越来越多。就在3月份,一个中国的23人旅行团,刚在巴黎戴高乐机场下飞机不久,就在机场附近的一家饭馆被抢劫。“浪漫之都”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在前法国政府工作人员何诺看来,与中国相比,法国的抢劫盗窃行为,要多一些,治安情况不是太好,即使本国人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据《巴黎人报》报道,去年法国每90秒发生一起入室盗窃,偷盗抢劫和暴力袭击的受害者达330多万。

然而,媒体所普遍注意到的另一个现象是,近年来法国经济社会矛盾加剧,极右思潮确有抬头并蔓延之势。事实上,法国治安的不断恶化,经济社会矛盾加剧情况下的极右思潮的抬头正是一大原因。不仅是中国人,其他国家的留法民众也没少遭殃。如法国当地华人媒体“巴黎观察”主编蔡斯图所说,排外势力主要针对北非移民,针对阿拉伯人和黑人移民更多一些,中国人还不是负面情绪的主要针对者。

有报道分析称,法国极右思潮的兴起,也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球化进入快速轨道密切相关,全球化进程的结果,是使一批新兴国家在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得到迅速发展,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发达国家经济的停滞和文化的衰退。而与此同时,未被卷入全球化大潮的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则开始向发达国家大量移民。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移民不仅仅冲击着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带来了与欧洲文明传统不同的伊斯兰教。这些都是促使欧洲极右翼思潮和政党崛起的重要因素。有一个重要现象是,过去欧洲的种族主义被严格地控制在法律范围之内,很多种族言论一旦出笼,都立即遭到法律制裁。然而,渐渐地,种族主义言论逐渐突破法律的限制,开始在欧洲泛滥。

《欧洲时报》的一篇评论认为,自诩开放与自由的法国,对待外来客人反而变得如此狭隘,反倒是“传统”、“守旧”的中国人,更加愿意张开怀抱拥抱外国人。评论称,人们当然可以理解法国本地人的焦虑与排斥心理:日子过得好好的,突然闯来了一群人,他们和自己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却抢了自己的饭碗,原本安逸的生活变得乱七八糟;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经济衰退“添油加醋”的背景下,优越的欧洲“老贵族”更加不安。正如评论所言,有人就指出法国当地人对中国人不满的地方——波尔多酒庄越来越多地被中国人收购,从国有企业比如中粮集团到影视明星赵薇都被这块土地能创造财富所吸引。波尔多当地人一致表示酒庄被中国人收购很让人担忧,激起他们经济保护主义情绪。

该评论指出,不管有没有外国人,法国人都应该认识到,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无论国家多么富饶,生活多么安逸,人们都应该保持动力、不停奋斗,法国乃至欧洲的经济危机,都不免与人的惰性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法国人的日子变得不好,并不能怪罪于外来的竞争,而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缺乏生命力。迁怒于外国人、甚至有针对性地袭击外国人纯属披着“正义感”外衣的暴力犯罪,如此不但不能让生活恢复美好的状态,更不能重拾贵族的优越感,反倒让人瞧不起。【详细】

结语
当初欧洲人在枪炮的掩护下将“新学”输入中国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中国人会取得今天如此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的发展在于它汲取了新的思想,“老欧洲”要焕发“新生命”,光排外不行。同时,对人权的尊重,更应是《人权宣言》诞生地法国的老本行。
联系我们:010-52937800
版权声明:环球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
报道,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 品:环球网评论频道
往期回顾